赋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

赋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朗读

旧山归隐浪摇青,绿鬓山童一帙经。
诗帖布帆猿鸟看,药煎金鼎鬼神听。
洞深头上聆仙语,船静鼻中闻海腥。
此处先生应不住,吾君南望漫劳形。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赋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译文及注释

赋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 (采用现代汉语翻译)

旧山归隐浪摇青,
我欢迎您回到这常绿的山间。
绿鬓的山童捧来一本古书,
这是您多年修道的经验。

帆船在水上缓缓行进,
观赏者有猿鸟充当陪伴。
在金鼎上食煎煲的草药,
即为鬼神们敬慕的所聆听。

山洞深处传来仙人的语言,
而船上静寂却闻海的咸鲜气息。
这个地方对您先生来说或许不适宜居住,
我心痛地看到君主南前征战,给您带来忙碌与辛劳。

这首诗描绘了李洞送别轩辕先生返乡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山水之美,表达了对先生归隐山居的欢迎。山童递上一本经书,象征着轩辕先生多年的修行和学识的积累。叙述了船上的景色和亲身体验的感受,展示了山水的宜人。诗末,诗人表达了对轩辕先生的了解,感慨君主南征给先生带来的繁忙与劳累,并为此感到惋惜。整首诗意境宏大、富有浪漫情怀,又流露出一丝别离之情,给人以思索和品味的空间。

赋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读音参考

fù dé sòng xuān yuán xiān shēng guī luó fú shān
赋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

jiù shān guī yǐn làng yáo qīng, lǜ bìn shān tóng yī zhì jīng.
旧山归隐浪摇青,绿鬓山童一帙经。
shī tiē bù fān yuán niǎo kàn,
诗帖布帆猿鸟看,
yào jiān jīn dǐng guǐ shén tīng.
药煎金鼎鬼神听。
dòng shēn tóu shàng líng xiān yǔ, chuán jìng bí zhōng wén hǎi xīng.
洞深头上聆仙语,船静鼻中闻海腥。
cǐ chù xiān shēng yīng bú zhù, wú jūn nán wàng màn láo xíng.
此处先生应不住,吾君南望漫劳形。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李洞诗文推荐

诸方游几腊,五夏五峰销。越讲迎骑象,蕃斋忏射雕。冷筇和雪倚,朽栎带云烧。从此西林老,瞥然三万朝。

行李一枝藤,云边晓扣冰。丹经如不谬,白发亦何能。浅井仙人境,明珠海客灯。乃知真隐者,笑就汉廷征。

此道背于时,携归一轴诗。树沈孤鸟远,风逆蹇驴迟。草入吟房坏,潮冲钓石移。恐伤欢觐意,半路摘愁髭。

天柱暮相逢,吟思天柱峰。墨研青露月,茶吸白云钟。卧语身粘藓,行禅顶拂松。探玄为一决,明日去临邛。

海岳两无边,去来都偶然。齿因吟后冷,心向静中圆。虫网花间井,鸿鸣雨后天。叶书归旧寺,应附载钟船。

奉诏向军前,朱袍映雪鲜。河桥吹角冻,岳月卷旗圆。僧救焚经火,人修著钓船。六州安抚后,万户解衣眠。

献策赴招携,行宫积翠西。挈囊秋卷重,转栈晚峰齐。踏月趋金阙,拂云看御题。飞鸣岂回顾,独鹤困江泥。

瓶枕绕腰垂,出门何所之。毳衣沾雨重,棕笠看山欹。夜观入枯树,野眠逢断碑。邻房母泪下,相课别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