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著禅师

题著禅师朗读

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
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
为岳开窗阔,因虫长草多。
说空空说得,空得到维摩。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题著禅师译文及注释

题著禅师

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
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
为岳开窗阔,因虫长草多。
说空空说得,空得到维摩。

中文译文:
题给著禅师

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
人皆陷入其中,只有禅师独自明白如何超脱。
为了让人们心境开阔,禅师成为了大山。
因为有虫子的存在,草才可生长茂盛。
说着空洞的道理,这真空的境界能够达到维摩菩萨境界。

诗意及赏析:
这首诗题写的是给著禅师的。诗人通过探讨探讨人们陷入幻境和迷惑的常情,以及禅师如何领悟超脱,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赞美。

诗中提到的“大道”指的是佛家所说的真理,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没有幻象的,是人的常情和欲望让我们陷入迷惑的状态。而禅师则通过修行而能够超脱这种常情的束缚,达到清明无物的境界。

诗人用“为岳开窗阔”表达禅师的开阔心境,禅师成为了大山,象征着他能够超越凡尘世界的平凡人生。而“因虫长草多”则暗示着即便在空旷的大山中,也会有虫子的存在,就像人们的欲望一样,人们的常情无法完全消除。

最后两句“说空空说得,空得到维摩”则表达了禅师的教诲达到了非常高深的境界,能够开口说空虚的道理,同时也能够理解和体验到维摩菩萨的境界。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传递了对禅修和领悟的深度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的意境和禅宗的思想。同时,诗人对禅师所达到的境界也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钦佩之情。

题著禅师读音参考

tí zhe chán shī
题著禅师

dà dào běn wú huàn, cháng qíng zì yǒu mó.
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
rén jiē mí zhe cǐ, shī dú wù rú hé.
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
wèi yuè kāi chuāng kuò, yīn chóng zhǎng cǎo duō.
为岳开窗阔,因虫长草多。
shuō kōng kōng shuō de, kōng dé dào wéi mó.
说空空说得,空得到维摩。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杜荀鹤诗文推荐

蒙蒙烟雨蔽江村,江馆愁人好断魂。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也知柳欲开春眼,争奈萍无入土根。兄弟无书雁归北,一声声觉苦于猿。

兄弟将知大自强,乱时同茸读书堂。岩泉遇雨多还闹,溪竹唯风少即凉。藉草醉吟花片落,傍山闲步药苗香。团圆便是家肥事,何必盈仓与满箱?

吾道在五字,吾身宁陆沈。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一浑乾坤万象收,唯应不壅大江流。虎狼遇猎难藏迹,松柏因风易举头。玉帐英雄携妓赏,山村鸟雀共民愁。岂堪久蔽苍苍色,须放三光照九州。

莫认双林是佛林,禅栖无地亦无金。塔前尽礼灰来相,衲下谁宗印了心。笠象胤明双不见,线源分派寸难寻。吾师觉路余知处,大藏经门一夜吟。

九华天际碧嵯峨,无奈春来入梦何。难与英雄论教化,却思猿鸟共烟萝。风前柳态闲时少,雨后花容淡处多。都大人生有离别,且将诗句代离歌。

人间寺应诸天号,真行僧禅此寺中。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挂帆波浪惊心白,上马尘埃翳眼红。毕竟浮生谩劳役,算来何事不成空。

省出蓬蒿修谒初,蒙知曾不见生疏。侯门数处将书荐,帝里经年借宅居。未必有诗堪讽诵,只怜无援过吹嘘。如今足得成持取,莫使江湖却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