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五吟其四摘星亭

扬州五吟其四摘星亭朗读

阙角孤高特地迷,迷藏浑忘日东西。
江流入海情无限,莫雨连山醉似泥。
梦里兴亡应未觉,後来愁思独难齐。
只堪留作游观地,看遍峰峦处处低。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扬州五吟其四摘星亭译文及注释

《扬州五吟其四摘星亭》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阙角孤高特地迷,
迷藏浑忘日东西。
江流入海情无限,
莫雨连山醉似泥。
梦里兴亡应未觉,
后来愁思独难齐。
只堪留作游观地,
看遍峰峦处处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的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感慨。诗中通过描写高耸的摘星亭和江水流入大海,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无限的情感。诗人借雨水打湿山峦,形容自然的醉人美景。诗人在梦中不觉得兴亡和变迁,但在后来的思考中,愁思独自难以平复。最后,诗人将这些景色和情感留作游览之地,感叹山峦无论到哪里都显得低微。

赏析:
这首诗以扬州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写摘星亭、江水和山峦,展现了一幅优美壮丽的画面。诗人运用意象描写,将雨水打湿的山峦比喻为醉人的美景,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诗人通过表达梦境中的无觉兴亡和后来的愁思难齐,反映了人生的矛盾和无常。最后,诗人将这些景色和情感留作游览之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以及对人生变幻的思考。

整首诗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领悟。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表现力。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在宋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扬州五吟其四摘星亭读音参考

yáng zhōu wǔ yín qí sì zhāi xīng tíng
扬州五吟其四摘星亭

quē jiǎo gū gāo tè dì mí, mí cáng hún wàng rì dōng xī.
阙角孤高特地迷,迷藏浑忘日东西。
jiāng liú rù hǎi qíng wú xiàn, mò yǔ lián shān zuì shì ní.
江流入海情无限,莫雨连山醉似泥。
mèng lǐ xīng wáng yīng wèi jué, hòu lái chóu sī dú nán qí.
梦里兴亡应未觉,後来愁思独难齐。
zhǐ kān liú zuò yóu guān dì, kàn biàn fēng luán chǔ chù dī.
只堪留作游观地,看遍峰峦处处低。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诗文推荐

新秋风月正凉天,空馆相看学坐禅。满榻诗书愁病眼,隔墙砧杵思高眠。霜飞一叶凋琼玉,风绕双松奏管弦。闻道熊罴归梦数,侵天闱棘漫森然。

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粗诗怪我心犹壮,细字怜君眼未花。霜落初惊衾簟冷,酒酣犹喜笑言哗。归心知有三秋恨,莫学匆匆下坂车。门前溪水似渔家,流...

南国号多士,几人洙泗风。英材自入彀,坏阵不劳攻。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蚩妍归品藻,得失付虚空。考行先推本,登贤旋奏公。期君缓归辔,一醉鹿鸣中。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人间正礻半暑,天上绝清凉。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

曲如山下藤,脆若溪上苇。春风一张王,秋霜死则已。胡为南涧中,辛勤种柏子。上枝挠云霓,下根绞石齿。伐之为梁栋,岁月良晚矣。白首阅时人,君看柱下史。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