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陪陕守成伯阁老过魏清逸草堂诗以志之

秋日陪陕守成伯阁老过魏清逸草堂诗以志之朗读

何处登临散郁陶,草堂依约在东郊。
笼中凡鸟迎新网,天外冥鸿委旧巢。
山色茏葱煇彩旆,田歌呕轧杂鸣铙。
青编虽有知音绝,可是无人学解嘲。

下载这首诗
(0)

秋日陪陕守成伯阁老过魏清逸草堂诗以志之译文及注释

《秋日陪陕守成伯阁老过魏清逸草堂诗以志之》是张舜民所作,属于宋代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处登临散郁陶,
草堂依约在东郊。
笼中凡鸟迎新网,
天外冥鸿委旧巢。
山色茏葱煇彩旆,
田歌呕轧杂鸣铙。
青编虽有知音绝,
可是无人学解嘲。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陪同陕守成伯阁老来到魏清逸的草堂,以一首诗表达心中的思绪。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事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优美而哀婉的画面。诗的开头,作者用“何处登临散郁陶”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意指在这个地方登高远眺,心情舒畅。随后描绘了草堂依托在东郊的景象,显示了它的宜人和恬静。

接下来,作者运用了寓言的手法,用“笼中凡鸟迎新网,天外冥鸿委旧巢”来比喻人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命运和选择。凡鸟被新的网困住,而冥鸿则留守在旧巢,暗示了人们常常受到环境的限制,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命运。

诗中还描述了山色和田歌,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作者提到“青编虽有知音绝,可是无人学解嘲”,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青编指的是他的诗作,知音指的是理解他的人,而“无人学解嘲”则表示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并欣赏他的诗作。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命运的对比,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社会冷漠的感叹。该诗以含蓄而深刻的方式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秋日陪陕守成伯阁老过魏清逸草堂诗以志之读音参考

qiū rì péi shǎn shǒu chéng bó gé lǎo guò wèi qīng yì cǎo táng shī yǐ zhì zhī
秋日陪陕守成伯阁老过魏清逸草堂诗以志之

hé chǔ dēng lín sàn yù táo, cǎo táng yī yuē zài dōng jiāo.
何处登临散郁陶,草堂依约在东郊。
lóng zhōng fán niǎo yíng xīn wǎng, tiān wài míng hóng wěi jiù cháo.
笼中凡鸟迎新网,天外冥鸿委旧巢。
shān sè lóng cōng huī cǎi pèi, tián gē ǒu yà zá míng náo.
山色茏葱煇彩旆,田歌呕轧杂鸣铙。
qīng biān suī yǒu zhī yīn jué, kě shì wú rén xué jiě cháo.
青编虽有知音绝,可是无人学解嘲。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诗文推荐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转到天心麦已熟。鹖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大妇腰鐮出,小妇具筐逐。上垅先捋青...

西出都门外,尘埃扑马鞍。人家事寒食,星雨仰祠官。日永莺千啭,庭閒竹数竿。惟怜隔斋禁,不得共清懽懽。

木海亭前花似锦,岭头梅蕊怯风沙。正如隐者归幽谷,鹤版徵书未到家。

怪底临江有竹篱,便将江水当为池。心随鸥鸟沈浮去,眼看风波起灭时。我有矴斋新作记,人传画舫旧题诗。君恩几许生归北,与我閒人把钓丝。

还乡去日正迟迟,枉道相过慰所思。历国聘君良自苦,敝衣怀组欲谁欺。白杨叶上三更雨,黄菊风前一酒巵。莫道相逢是容易,与君头鬓各丝丝。

忆昔垂髫里闬间,披云常睹一峰巑。青衫白发轻忧患,珥笔含香最岁寒。梦寐依稀留北省,家山迤逦近长安。下车已接樱桃会,走马西归趁一盘。

骅骝不惜换舟行,人到归时意气生。五马未来迎使节,四弦何事作离声。焚黄此去荣归里,垂老相看老兄弟。来岁北来如访我,寄书频到利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