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凌云高处

登凌云高处朗读

摄衣更上一层楼,才到层霄最上头。
方识乾坤真转毂,好知身世付虚舟。
九秋草木岚烟湿,万里山川海气浮。
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登凌云高处译文及注释

《登凌云高处》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凌云高处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天地间无穷广阔的宇宙与自身命运的虚幻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摄衣更上一层楼,
才到层霄最上头。
方识乾坤真转毂,
好知身世付虚舟。
九秋草木岚烟湿,
万里山川海气浮。
更欲杖藜穷望眼,
眼中何处认神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为主题,通过描绘登高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首先,诗人说自己衣服已经被托住,更向楼上攀登。这句诗以“摄衣更上一层楼”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攀登的动作,传递出他追求进一步了解宇宙奥秘、追求更高层次的渴望。

接着,诗人说自己才刚刚到达层霄最高处,方才认识到宇宙的真实运行是由乾坤转动所决定的。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感悟,展示了他对自然界的探索和思考。

然后,诗人说要好好了解自己的身世,明白自己的命运就像是乘坐一艘虚幻的船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迷茫,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九秋时节,草木蓬勃生长,山川之间弥漫着岚烟的湿气,海上气氛悬浮。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宇宙的广阔和壮丽,也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联系。

最后,诗人说他更想杖藜(拄着拐杖)穷尽眼力望远,看看眼中的何处才能认出神州(中国)。这句诗流露出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眷恋,也表达了他对远方的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登高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和祖国的热爱和向往。诗意深远,赋予了读者一种追求和思索的意境。

登凌云高处读音参考

dēng líng yún gāo chù
登凌云高处

shè yī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cái dào céng xiāo zuì shàng tou.
摄衣更上一层楼,才到层霄最上头。
fāng shí qián kūn zhēn zhuǎn gǔ, hǎo zhī shēn shì fù xū zhōu.
方识乾坤真转毂,好知身世付虚舟。
jiǔ qiū cǎo mù lán yān shī, wàn lǐ shān chuān hǎi qì fú.
九秋草木岚烟湿,万里山川海气浮。
gèng yù zhàng lí qióng wàng yǎn, yǎn zhōng hé chǔ rèn shén zhōu.
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刘过诗文推荐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竺飞来...

已死奸老谀舐牛,非才讵可镇西州。豺狼逐去群狐惧,鸷鸟虽多一鹗秋。天下孤寒有生意,诸蕃元师为清修。太平更有当年事,未可廉织只麽休。

未识诸人名已侯,一麾应此滞徐州。谁知安石恐未免,欲借寇君何可留。遗爱与山同北固,平生作计岂东周。上方已听尚书履,声在星辰最上头。

见山堂上山如画,二十年前曾客来。风絮满城归不得,江南老却贺方回。

学弄笔头儿戏事,风流眼底亦无之。汪孙已往周洪没,本分作家今是谁。

地蟠江汉节岿然,劲气扶舆几倍年。白玉丹砂浩无数,夜光随处见山川。

凉生见砚窗未糊,秋风射入如相呼。床头吴钩作龙吼,便欲乘此捣穹庐。丈夫诗胆如斗大,摩挲笑与歌楚些。生平柔肠作铁坚,挑尽寒灯拥襟坐。撞钟打鼓天欲明,鸦未知...

衣钵登庸复旧毡,文王尚父赵平原。自从庆历到今日,只说开禧初改元。朝辟东斋广东阁,夜看南极照南园。九霞觞举先旬浃。却领千官寿帝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