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奇树图

高山奇树图朗读

高山奇树似城南,兀坐联诗兴不厌。
一自韩孟归去后,谁人敢把兔毫拈。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高山奇树图译文及注释

《高山奇树图》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高山奇树为题材,表现了唐寅对山水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高山奇树图》。诗意表达了作者对高山上生长的奇特树木的景观描绘。这些树木犹如南方城市的壮丽景色,引发了作者无尽的诗意和情感,使他产生了不竭的创作灵感。诗词中还提到了韩愈和孟浩然,暗示了作者对这两位古代文学巨匠的崇敬之情。

在赏析这首诗词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景观的深深热爱。他用"高山奇树"这一形象来描绘自然界中的壮丽景色,将自然景观与城市之美相比拟,突出了山水之间的壮丽和独特之处。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文学的热情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此外,诗词中提到了韩愈和孟浩然,这可以被视为对前人文学成就的致敬。韩愈和孟浩然都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对唐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提及他们的名字,作者向前人致以崇敬之情,表达了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高山奇树图》通过描绘奇特的山水景观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和文学的赞美之情。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唐寅对山水景观的细腻观察,又表达了他对前人文学传统的崇敬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高山奇树图读音参考

gāo shān qí shù tú
高山奇树图

gāo shān qí shù shì chéng nán, wù zuò lián shī xìng bù yàn.
高山奇树似城南,兀坐联诗兴不厌。
yī zì hán mèng guī qù hòu, shuí rén gǎn bǎ tù háo niān.
一自韩孟归去后,谁人敢把兔毫拈。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诗文推荐

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徽。花开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

风暖香消翠帐柔,相逢偏喜得春稠。怜卿自是多情者,犹有多情在后头。

坐对黄花举一殇,醒时还忆醉时狂。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身后碑铭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追思浮生真成梦,到底终须有散场。

血染冠头锦做翎,昂昂气象羽毛新;大明门外朝天客,立马先听第一声。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