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寄肯堂韵五首

再次寄肯堂韵五首朗读

住山今日得宗师,妙与缁徒示总持。
衣钵更缘延客尽,衲衣包却郑当时。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宗师缁徒衣钵衣包
相关诗文:

再次寄肯堂韵五首译文及注释

《再次寄肯堂韵五首》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住山今日得宗师,
妙与缁徒示总持。
衣钵更缘延客尽,
衲衣包却郑当时。

诗意:
这是陈造寄给肯堂的五首诗词。诗中表达了作者住在山中,如今得到一位宗师的指导,与同修道行的僧人一同示范修持的妙法。诗人感激宗师的传授,因为这让他能够更好地修行,并与同道者一起共同进步。他们共同拥有宝贵的佛教法器,因为延请的客人已经离去,他们将这些法器妥善保管起来,以备日后需要。

赏析:
这组诗词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修行道路上的喜悦和感激之情。诗中的宗师象征着智慧和指导,而缁徒则代表了修行的同道者。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山中,与宗师和同道者一同修行。他们相互学习、互相启迪,共同追求更高的境界。

诗中提到的衣钵和衲衣是佛教修行中的重要象征物品,表示了诗人和同道者的身份和修行之道。衣钵是佛教僧侣的法器,象征着传承和智慧的传递。衲衣则是僧人的特殊袍服,代表着他们摒弃尘世的物质欲望,专心修行。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宗师的敬佩和感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修行道路的坚持和追求。诗人与宗师和同道者一同修行,相互支持,共同进步。通过修行的过程,他们渐渐摆脱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这组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修行道路上所得的宝贵收获的喜悦之情。

再次寄肯堂韵五首读音参考

zài cì jì kěn táng yùn wǔ shǒu
再次寄肯堂韵五首

zhù shān jīn rì dé zōng shī, miào yǔ zī tú shì zǒng chí.
住山今日得宗师,妙与缁徒示总持。
yī bō gèng yuán yán kè jǐn, nà yī bāo què zhèng dāng shí.
衣钵更缘延客尽,衲衣包却郑当时。

陈造诗文推荐

南徐把酒送行行,话我漂零倍怆情。屈指六年才一梦,更消几梦了浮生。

白璧明玑每堕前,续貂辄复耸双肩。一从归作漳滨卧,不寄诗筒恰五年。

一室类蜂房,为食来穷山。仅救饥火煎,跋履恐雕年。平生丘壑念,回首鱼脱渊。乡居何许家,菰茭满中田。有儿可耕牧,枉滞章句间。昨日鹊啅余,雁书忽堕前。云集南...

足音肯到寂寥处,风味要看樽俎间。行役小休良不恶,雷声昨夜殷南山。

冰蟾蜚下一天霜,领{上四下各}岩花旖旎香。我亦小园清绝处,与君同命醉为乡。

年年汉臣节,春雁与同归。番俗尊华服,皇家后武威。市中斜毼贱,水外拂庐稀。南北皆生息,和亲果是非。

昔人道与俱,物外一不假。而我同是见,兼取及土苴。虚心超万境,诗笔时一把。造诣岂二机,此秘知者寡。

几饭南山佛老宫,诗昌谭胜每舂容。不妨重就山间宿,蔬笋香茶未阙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