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承致政病后得诗且以见贺

陈德承致政病后得诗且以见贺朗读

上恩鼎至愧叨逾,退省何尝有硕肤。
甘作一麾山吏部,不为三败管夷吾。
想思梦想江湖隔,熟诵篇章锦绣铺。
无妄疾来终易愈,岂容医砭值庸夫。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陈德承致政病后得诗且以见贺译文及注释

《陈德承致政病后得诗且以见贺》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向恩主陈德承表达我的愧疚,他的恩德使我感到无比的惭愧。在退隐之后,我从未有过如此高贵的地位。宁愿做一位卑微的山吏,也不愿像管夷吾那样遭受三次失败的耻辱。思念和梦想隔绝了江湖,我熟读书卷,品味其中的锦绣之美。虽然我患了无妄之疾,但很快就会康复,岂能容忍庸医的治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姜特立对陈德承的感激之情和自责之情。姜特立深感自己不能与陈德承相提并论,对陈德承的恩德感到愧疚。他宁愿放弃社会地位,过上简朴的生活,也不愿意承受失败和耻辱。尽管他远离江湖,但他通过阅读书籍,仍然能够感受到知识的美好。他相信自己的疾病不会持续太久,并且不愿接受无能的医生的治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作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陈德承的敬仰和自责之情。作者深感自己无法与陈德承相比,尽管他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但他对陈德承的恩德感到无比的愧疚和惭愧。作者表达了自己宁愿过简朴生活、宁愿放弃社会地位,也不愿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态度。他远离江湖,但通过阅读书籍,他能够感受到知识的美好。作者相信自己的疾病不会持续太久,并且拒绝接受无能的医生的治疗,表现出坚强和自信的一面。

整首诗词充满了忧郁和自责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通过对陈德承的赞美和自我反思,诗词传递了一种对恩德的感激和自己无法与伟人相提并论的自卑情绪。同时,作者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庸医的不屑,彰显了自己的坚持和自信。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冲突和思考。

陈德承致政病后得诗且以见贺读音参考

chén dé chéng zhì zhèng bìng hòu dé shī qiě yǐ jiàn hè
陈德承致政病后得诗且以见贺

shàng ēn dǐng zhì kuì dāo yú, tuì shěng hé cháng yǒu shuò fū.
上恩鼎至愧叨逾,退省何尝有硕肤。
gān zuò yī huī shān lì bù, bù wéi sān bài guǎn yí wú.
甘作一麾山吏部,不为三败管夷吾。
xiǎng sī mèng xiǎng jiāng hú gé, shú sòng piān zhāng jǐn xiù pù.
想思梦想江湖隔,熟诵篇章锦绣铺。
wú wàng jí lái zhōng yì yù, qǐ róng yī biān zhí yōng fū.
无妄疾来终易愈,岂容医砭值庸夫。

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姜特立诗文推荐

源流简公出,名字鲁山宗。避地江之左,惊人易以东。机云千载里,歆向一门中。敬止山堂老,才名是至公。

陇汧归路渺漫漫,且向金笼刷羽翰。院静日长频送语,时时图得主翁看。

满城车马隘如云,百万人家暗市尘。忽到南湖湖上看,始知物外有高人。

我识通川守,人才世所稀。金陵传正印,叶县悟圆机。国论曾三接,边城且一麾。从今雌甲子,洗眼看雄飞。

山色湖光相接连,千章古木老云烟。晚来曲港回舟处,如在孤山柳屿边。

两山胜处古坟多,多少英贤发咏歌。它日浮家钓清濑,腰章吾欲换渔蓑。

四山秋色冷银床,燕坐高斋兴味长。何物与公堪比德,寒花晚节最馨香。

相逢可恨十年迟,鍼芥相投更不疑。从此诗筒数来往,不须千里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