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媒

乌媒朗读

一自弋者篡,冥飞亦云多。
庖牺网未收,同类如予何。
已噤伐斧篇,去去依女萝。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乌媒译文及注释

《乌媒》是宋代文学家周文璞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乌媒》中文译文:
自从弋者篡夺权位,
黑暗之中飞翔的鸦鸟越来越多。
牲畜的祭祀未能进行,
同类如我又该何去何从?
已经沉默于斧头的砍伐声中,
离去吧,像藤蔓一样依附于女子。

诗意与赏析:
《乌媒》这首诗词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时代动荡和社会混乱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词以弋者篡夺权位为开端,弋者指的是弋阳县,篡指的是篡夺,暗示着社会政治的不稳定和权力的更迭。诗人以飞翔的乌鸦来比喻这种黑暗的时代,乌鸦象征着凶恶和不祥。

其次,诗词中提到庖牺网未收,牲畜的祭祀未能进行,暗示了社会秩序的瓦解和正常生活的被打乱。庖牺是古代祭祀中用来宰杀牲畜的器具,牲畜的祭祀代表着社会的祥和和安宁。然而,在动荡的时代中,这些祭祀无法正常进行,象征着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们生活的困顿。

接着,诗词中的“同类如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思考和无奈。诗人将自己比作乌鸦,暗示自己身处在时代的黑暗中,面对着相同的困境和压力。

最后,诗词以“已噤伐斧篇,去去依女萝”作为结尾。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的厌倦和对于安宁生活的向往。斧篇指的是用斧头砍伐的声音,噤表示沉默。诗人希望自己能够远离这种动荡的环境,像藤蔓一样依附于女子,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总的来说,《乌媒》通过鲜明的意象和隐喻手法,表达了对于时代动荡和社会混乱的思考和感慨,诗人渴望远离动荡的环境,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深沉而忧郁的画面,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乌媒读音参考

wū méi
乌媒

yī zì yì zhě cuàn, míng fēi yì yún duō.
一自弋者篡,冥飞亦云多。
páo xī wǎng wèi shōu, tóng lèi rú yǔ hé.
庖牺网未收,同类如予何。
yǐ jìn fá fǔ piān, qù qù yī nǚ luó.
已噤伐斧篇,去去依女萝。

周文璞诗文推荐

还了酒家钱。便好安眠。大槐宫里着貂蝉。行到江南知是梦,雪压渔船。盘礴古梅边。也信前缘。鹅黄雪白又醒然。一事最奇君吸取。明日新年。

破晓逗苦雾,客鼻何酸辛。山中气候异,初日如烛银。田间石兽多,知是肉角麟。古苔半皴腹,化作苍龟鳞。两柱既岌页,众碑亦嶙峋。幽涂得奇观,未敢辞埃尘。连年抱...

生平参道术,师事大茅翁。持钥开金匮,焚香立玉童。黄麟来地上,朱鲤出江中。今在桁杨畔,依依睡晚风。

竦楶雕珉万万层,云头晃晃现觚棱。野人自爱幽深景,只是寻常不见僧。

我行古井邑,北风吹倒人。旗店语簇簇,石路声辚辚。下车得少憩,亭午听司晨。岂但田秔香,更觉村醪醇。怀哉厌王气,契阔毋重陈。旧为秣陵尉,今为钟山神。

当年准拟作家林,溪墅楼居意已深。隐者自应寻别业,凤兮何肯负初心。参差一段囊中玉,激烈三更月下吟。若不速来相就饮,定应从此失知音。

野店梢头起灶烟,江云弄色半晴天。暗泉绕砌喧人语,远烧侵林照客鞯。晚日未收鸡上树,春风欲度鸟耘田。布帆无恙归心稳,才到家山又迫年。

昭阳作噩冬,愁云凝上苍。我堕豀谷底,卤莽闻公丧。哲人困中寿,颇谓告者狂。继执邸吏符,踯蹢抽肝肠。又闻敛魂魄,玉色貌愈强。环泣甚危苦,精气都不扬。一朝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