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居

寺居朗读

邻井双梧上,一蝉鸣隔墙。
依稀旧林日,撩乱绕山堂。
难嘿吟风口,终清饮露肠。
老僧加护物,应任噪残阳。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春天感伤青春
相关诗文:

寺居译文及注释

《寺居》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寺庙中静居的情景和感受。

中文译文:
邻近井台的是一对双梧树,一只蝉在隔墙处鸣叫。
远远望见了过去的旧林日,扰乱绕过山堂的景色。
难以抵挡风吹而入的口气,终究清饮露水的忍耐。
年老的僧侣也加入到守护这一场景的行列,应和嘈杂的夕阳。

诗意和赏析:
《寺居》以寺庙为背景,通过描绘一些细微而富有情感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在静居中体验到的宁静、孤寂和感伤之情。

诗中,邻近井台的双梧树和隔墙处鸣叫的蝉的存在,给诗人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感受。白天望见的远处的旧林景色,与居住的山堂相依相伴,使得整个环境变得扰乱不安。面对风吹来的口气,诗人难以抵挡,但仍然选择清饮露水,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冷静。最后,诗人提到了年老的僧侣加入到守护这一景色的行列中,也应和夕阳的噪音。这也表明了诗人已经进入到寺庙养老的生活状态,与寺庙的环境融为一体,成为这一景色的一部分。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细节的描述和描绘,表现出诗人在静居寺庙中的情感和心境。通过一系列的意象,诗人传递出对宁静和孤寂的追求,以及对岁月无情的感叹。同时,诗人通过表达对外界噪音的难以抵挡和内心的清饮露水,传递出了一种追求内心安宁、舍弃尘世烦扰的境界。整体上,这首诗词揭示了一种诗人在寺庙中追求灵魂净化和人生意义的心境和追求。

寺居读音参考

sì jū
寺居

lín jǐng shuāng wú shàng, yī chán míng gé qiáng.
邻井双梧上,一蝉鸣隔墙。
yī xī jiù lín rì, liáo luàn rào shān táng.
依稀旧林日,撩乱绕山堂。
nán hēi yín fēng kǒu, zhōng qīng yǐn lù cháng.
难嘿吟风口,终清饮露肠。
lǎo sēng jiā hù wù, yīng rèn zào cán yáng.
老僧加护物,应任噪残阳。

齐己诗文推荐

蠹不自蠹,而蠹于木心。蠹极木心,以丰尔腹。偶或成之,胡为勖人。人而不真,繇尔乱神。蠹兮蠹兮,何全其生。无托尔形,霜松雪柽。

荣枯得失理昭然,谁学离骚更问天。生下便知真梦幻,老来何必叹流年。清风不变诗应在,明月无踪道可传。珍重匡庐沃洲主,拂衣抛却好林泉。

大鹏刷翮谢溟渤,青云万层高突出。下视秋涛空渺弥,旧处鱼龙皆细物。人生在世何容易,眼浊心昏信生死。愿除嗜欲待身轻,携手同寻列仙事。

身不沉,骨不重。驱青鸾,驾白凤。幢盖飘飘入冷空,天风瑟瑟星河动。瑶阙参差阿母家,楼台戏闭凝彤霞。五三仙子乘龙车,堂前碾烂蟠桃花。回头却顾蓬山顶,一点浓...

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五陵春暖芳草齐,笙歌到处花成泥。日沉月上且斗鸡,醉来莫问天高低。伯阳道德何涕唾,仲尼礼乐徒卑栖。

行路难,君好看,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奔湍。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未似是非唇舌危,暗中潜毁平人骨。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又不见李...

莲峰映敷水,嵩岳压伊河。两处思归久,前贤隐去多。闲身应绝迹,在世幸无他。会向红霞峤,僧龛对薜萝。

不放生纤草,从教遍绿苔。还防长者至,未著牡丹栽。蛱蝶空飞过,鶺鴒时下来。南邻折芳子,到此寂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