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宾旸某氏坟庵

次韵宾旸某氏坟庵朗读

读君古墓作,因之怀抱萦。
老夫九年前,小雏怜宁馨。
一夕病弗起,殇车出北城。
卜兆邻古寺,守诃乏村氓。
去岁罹发掘,盗踪无由明。
跋马近往视,坏垣环枳荆。
藏中本无物,□至睨兹茔。
玉匣患不侈,宜尔巢鼯猩。
杨生昔臝葬,汉传留佳评。
世事可以鉴,悲哉聊此吟。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次韵宾旸某氏坟庵译文及注释

《次韵宾旸某氏坟庵》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读到某位先人的古墓后所引发的思考和情感。

诗中首先描述了作者读到这位先人的古墓后所引发的思考和情感,他怀抱着对先人的敬仰和怜悯之情。接着,诗人回忆起九年前自己年幼的时候,对这位先人的喜爱和怜悯之情。然而,一夜之间,作者生病并未能康复,甚至殒命于殇车之上,而最后葬身北城。诗中还提到了附近古寺的卜兆,以及守护寺庙的乡村居民的贫困和困苦。

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去年发生的盗墓事件,指出盗墓者没有留下任何线索。他骑马走近古墓,看到了破旧的围墙和长满荆棘的景象。他认为这个墓中本来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但是他仍然凝视着这个坟墓,或许是因为他对生命和历史的反思。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一个玉匣,它并不富裕,但适合作为这个坟墓中安放小动物的巢穴。他还提到了杨生,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杨戬,他的坟墓被汉朝赞美传颂。最后,诗人总结了这些事情,认为世事可以从中得到启示,用悲哀的语调来表达他此刻的吟咏之情。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通过描述古墓、盗墓、乡村贫困和对先人的怀念,诗人唤起了读者对人生短暂和历史沉淀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历史传说的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整首诗以哀怨的情调贯穿始终,通过抒发作者内心的忧伤和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入思考和共鸣。

次韵宾旸某氏坟庵读音参考

cì yùn bīn yáng mǒu shì fén ān
次韵宾旸某氏坟庵

dú jūn gǔ mù zuò, yīn zhī huái bào yíng.
读君古墓作,因之怀抱萦。
lǎo fū jiǔ nián qián, xiǎo chú lián níng xīn.
老夫九年前,小雏怜宁馨。
yī xī bìng fú qǐ, shāng chē chū běi chéng.
一夕病弗起,殇车出北城。
bo zhào lín gǔ sì, shǒu hē fá cūn máng.
卜兆邻古寺,守诃乏村氓。
qù suì lí fā jué, dào zōng wú yóu míng.
去岁罹发掘,盗踪无由明。
bá mǎ jìn wǎng shì, huài yuán huán zhǐ jīng.
跋马近往视,坏垣环枳荆。
cáng zhōng běn wú wù, zhì nì zī yíng.
藏中本无物,□至睨兹茔。
yù xiá huàn bù chǐ, yí ěr cháo wú xīng.
玉匣患不侈,宜尔巢鼯猩。
yáng shēng xī luǒ zàng, hàn chuán liú jiā píng.
杨生昔臝葬,汉传留佳评。
shì shì kě yǐ jiàn, bēi zāi liáo cǐ yín.
世事可以鉴,悲哉聊此吟。

方回诗文推荐

明年老子六十一,最忆只身三十时。岂料衰迟脱离乱,三孙三女四男儿。

此邦最佳处,乃在城北隅。野田荞麦傍,松下复问涂。酷爱古石峙,故缓羸骖驱。一生能几许,于兹十载余。

九日已过一,嘉菊无人采。晴轩醉余芳,赖有我辈在。胸着酒斗许,意阔浩如海。谁能起九原,共与推千载。儿女较唇舌,我岂尔能凂。

病骨春寒欠酒浇,关山满眼雁程遥。有人恨过江淹赋,何处魂堪宋玉招。六十五翁来日短,百千万事迅风瓢。平生知己惊俱尽,一影穷山伴寂寥。

弱冠至休致,日须成一诗。贫犹常饮客,老幸不招医。节欲无真病,轻财似太痴。此吟得佳句,新买早梅枝。

窃尝评小陵,使生太宗时。岂独魏郑公,论谏垂至兹。天宝得一官,主昏事已危。脱命走行在,穷老拜拾遗。卒坐鲠直去,漂落西南陲。处处苦战斗,言言悲乱离。其间至...

万古未来事,先天逆已知。卦中无不有,却要后天推。

宣父老于行,苦辛定六艺。至今峨冕旒,万国奉烝祭。当时困在陈,粒粟不能致。宰割诸侯王,重瞳气盖世。烧纪不啻虱,烹周仅若彘。焉知千金首,乃为马童利。此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