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参政转物庵

李参政转物庵朗读

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咄哉瞿昙,诳唬痴獃。
物无自性,我亦非有。
转者为谁,徒劳心手。
知无自性,复是何物。
瞥起情尘,扪空揣骨。
此庵无作,住者何人。
具顶门眼,试辨疏亲。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李参政转物庵译文及注释

《李参政转物庵》是宋代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李参政转物庵,
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咄哉瞿昙,诳唬痴獃。
物无自性,我亦非有。

转者为谁,徒劳心手。
知无自性,复是何物。
瞥起情尘,扪空揣骨。
此庵无作,住者何人。

译文:
李参政来到物庵,
如果能够转动物体,那就与如来没有区别。
哎呀,瞿昙啊,你欺骗愚昧的人。
物体没有自己的本性,我也不是真实存在的。

转动物体的人是谁,白白浪费心思和手力。
了解了物体无自性,又是什么呢?
瞥见情感之尘,摸索着空虚和实质。
这座庵没有作为,住在这里的人是谁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们对于世界本质和存在的思考。诗中的物庵象征着世界,而"转物"则代表着改变世界的愿望。然而,诗人通过反问和质疑,暗示了这种改变的可能性的虚幻性和无常性。

诗人提到物体没有自性,意味着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没有固定的本质或真实性。他还暗示了自我也是虚幻的,不存在真实的个体。通过这种思考,诗人质疑了一切事物和自我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诗词的语言简练而深邃,运用了反问、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准确地传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诗人通过对世界的思考和怀疑,引导读者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和人自身的存在状态,呈现出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

这首诗词充满了禅宗的哲思,体现了宋代佛教文化的精髓。它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深度思考,同时也对于世界的观察提出了质疑。通过诗词的赏析,读者可以体会到佛教禅宗的智慧和诗人的独特思想,也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意义和价值。

李参政转物庵读音参考

lǐ cān zhèng zhuǎn wù ān
李参政转物庵

ruò néng zhuǎn wù, jí tóng rú lái.
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duō zāi qú tán, kuáng hǔ chī dāi.
咄哉瞿昙,诳唬痴獃。
wù wú zì xìng, wǒ yì fēi yǒu.
物无自性,我亦非有。
zhuǎn zhě wèi shuí, tú láo xīn shǒu.
转者为谁,徒劳心手。
zhī wú zì xìng, fù shì hé wù.
知无自性,复是何物。
piē qǐ qíng chén, mén kōng chuāi gǔ.
瞥起情尘,扪空揣骨。
cǐ ān wú zuò, zhù zhě hé rén.
此庵无作,住者何人。
jù dǐng mén yǎn, shì biàn shū qīn.
具顶门眼,试辨疏亲。

释宗杲诗文推荐

慧空抓著吾痒处,吾尝劄著伊痛处。痛处痒,痒处痛,不与千圣同途,岂与衲僧共用。莫言扫帚竹时无钱筒,蒿枝丛林无梁栋。虽然家丑不可外扬,也要诸方眼目定动。而...

勇猛精进过量人,号曰芗林大居士。住无变易真实处,而常顺行诸佛法。不作世间颠倒业,成辨出世胜方便。而能於此方便中,幻出难思诸境界。复於难思境界中,而现种...

汝求吾之赞,复赞吾之真。大涨绝涓滴,须弥无一尘。以讦为直而非直,以察为明而非明。象王回旋,师子嚬呻。如此为人善知识,少吃酸醋三五升。

世间种种音声相,众以耳听非目睹。唯此大士眼能观,瞑目谛观为佛事。於眼境界无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显如是义。眼色耳声鼻嗅香,身触意...

这村僧,无明大。少柔和,多褊隘。爱骂人,舌头快。受佛荫,破佛戒。不精时,常懈怠。谤船若,弥天罪。入地狱,永不悔。闻者憎,见者怪。搅拌丛林,尤叵耐。虚销...

我赞我真,孰能委悉。火风煗动,地水坚湿。俱属现量,拟心则失。就而明之,是妄非实。背而捐之,土木瓦石。吾说是言,如箭射的。离此别求,幻惑无识。

渠本宣州人,生缘在宁国。前不尊释迦,后不敬弥勒。家贫无饭噇,出家去投佛。行脚走诸方,江南遍江北。才参临济禅,便作白拈贼。眼里有瞳人,肚中无点墨。还如破...

嵌嵌枯枯,磊磊落落。暗呜叱咤,万人气索。宴坐胡床,倾湫倒岳。秉杀活剑,解生死缚。不堕尘缘,宁居寂寞。豁开济北,三要三玄。提持关西,末后一著。慧日之影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