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还天目

送僧还天目朗读

瓶锡乱峰西,藤罗尽掩扉。
山藏翠微寺,僧向白云归。
梵寂风学声,祥深雪到衣。
想曾行道处,猿鸟共忘机。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送僧还天目译文及注释

《送僧还天目》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宋无。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瓶锡乱峰西,
藤罗尽掩扉。
山藏翠微寺,
僧向白云归。
梵寂风学声,
祥深雪到衣。
想曾行道处,
猿鸟共忘机。

中文译文:
装满瓶子和行李,僧人穿过峰峦向西。
藤蔓挂满门户,将寺院完全掩盖。
山中隐藏着一座翠绿的小寺庙,僧人们朝着白云归去。
清净的佛寺中飘荡着悠扬的风声,吉祥的氛围如雪一般洁白衣衫。
回想起曾经修行的地方,猿猴和鸟儿一同忘却了尘俗之机心。

诗意和赏析:
《送僧还天目》描绘了一幅僧人归途中的景象。诗中的寺庙位于山中,周围山峦交错,景色壮丽。寺庙被藤蔓所掩盖,给人一种隐秘的感觉。诗人通过描写山寺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僧人们离开了这个美丽的地方,沿着山脉向西归去。佛寺中飘荡着悠扬的风声,给人一种梵音的感觉,让人心生宁静。诗人用“祥深雪到衣”来形容佛寺的纯净和寺僧的高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之地的回忆,猿猴和鸟儿也在那里忘却了尘俗之事,与僧人们一同追求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寺庙、山峦和自然风景,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归途和内心追求。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营造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心灵的抚慰。诗中融入了佛教的元素,以山寺为背景,表达了对清净和禅悟的向往。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追求。

送僧还天目读音参考

sòng sēng hái tiān mù
送僧还天目

píng xī luàn fēng xī, téng luó jǐn yǎn fēi.
瓶锡乱峰西,藤罗尽掩扉。
shān cáng cuì wēi sì, sēng xiàng bái yún guī.
山藏翠微寺,僧向白云归。
fàn jì fēng xué shēng, xiáng shēn xuě dào yī.
梵寂风学声,祥深雪到衣。
xiǎng céng háng dào chù, yuán niǎo gòng wàng jī.
想曾行道处,猿鸟共忘机。

宋无诗文推荐

天女织织罢散花,婴儿一掌玉藏瑕。寒生钩弋两三指,春屈柔荑四五芽。骸垢有苍虏起粟,臂风无力长麻。老夫技养烦消遗,休忤仙姑打察家。

楚江江上暮云东,万里春波去意浓。桃叶歌残秣陵酒,梨花梦断景阳钟。沅湘水落琼瑶合,巴蜀山来归绣重。回雁峰前见归雁,相思何处再相逢。

海内升平服四夷,远邦贡物尽珍奇。近颂手诏俱亭罢,独许南方进荔枝。

一枝倾国又倾城,笑量香腮百媚生。湘浦二妃窥宝镜,星宫双六下银泓。金波影俪婵娟巧,玉露心分沈瀣清。曾向鸳鸯屏上看,野花空得全叹名。

后土祠南裔,坤维婚室家。国封严典礼,宫祀尚褒嘉。不是神灵异,焉能眷迩遐。应须有玉女,到此赏琼葩。丽服从空降,明妆倚日斜。同挥五云扇,共驻七香车。月录羞...

国色双花相闰栽,周郎分得小枝来。汉宫早有君王见,金屋须教一处开。

千年岩璞斩新硎,一片琳腴截紫青。云汉带星来玉匣,墨池蒸雨出沧溟。烟开雾敛天晶形,海静江澄地典刑。要与陶泓作佳傅,老磨松液实黄庭。

老病思明王,乾坤入苦吟。秋风茅屋名,春日杜鹃心。诗史孤忠在,文屋万古沉。只应忆李白,到海去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