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后庵显裕僧

赠后庵显裕僧朗读

坏色寒惟破面藤,寄情显裕一孤僧。
花天捧日朝分供,山鬼呼风夜扑灯。
何日庵居同兀兀,羡君身外只腾腾。
是非不到争多少,前寺经山只一层。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赠后庵显裕僧译文及注释

《赠后庵显裕僧》是宋代王洋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坏色寒惟破面藤,
寄情显裕一孤僧。
花天捧日朝分供,
山鬼呼风夜扑灯。
何日庵居同兀兀,
羡君身外只腾腾。
是非不到争多少,
前寺经山只一层。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孤僧在后庵的景象。寒冷的氛围下,庵内已经破败不堪,藤蔓蔓延,但其中却有一位名为显裕的僧人。在这个庵里,他独自修行,虔诚地向花天献上供品,夜晚时山鬼呼啸着,扑向他点亮的灯火。诗人羡慕显裕能够摆脱尘世的纷扰,专心修行,心境宁静,与外界的烦恼无关。诗词最后提到了前方的寺庙,经过山脉,只有一层,暗示着与后庵相比,寺庙的规模不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后庵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人显裕专注修行的羡慕之情。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僧人生活为主题,通过对坏色、花天、山鬼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与超脱的境界。诗中的"坏色寒惟破面藤"形象地描绘了庵内的破败景象,寒冷的气氛增强了僧人的孤独感。"花天捧日朝分供"表达了僧人虔诚向佛的心情,将美好的事物奉献给佛祖。"山鬼呼风夜扑灯"则揭示了修行者在黑夜中面对外界干扰时的坚定与勇敢。诗词最后的"是非不到争多少,前寺经山只一层"表达了诗人对于纷扰世事的厌倦之情,对于僧人能够置身于纷扰之外的羡慕与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了僧人显裕在后庵的修行生活,通过对庵内景象的描绘,深化了对僧人专注修行和超脱尘世的理解。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清新,给人以宁静与思考的空间,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净化、远离纷扰的文化氛围。

赠后庵显裕僧读音参考

zèng hòu ān xiǎn yù sēng
赠后庵显裕僧

huài sè hán wéi pò miàn téng, jì qíng xiǎn yù yī gū sēng.
坏色寒惟破面藤,寄情显裕一孤僧。
huā tiān pěng rì cháo fēn gōng, shān guǐ hū fēng yè pū dēng.
花天捧日朝分供,山鬼呼风夜扑灯。
hé rì ān jū tóng wù wù, xiàn jūn shēn wài zhǐ téng téng.
何日庵居同兀兀,羡君身外只腾腾。
shì fēi bú dào zhēng duō shǎo, qián sì jīng shān zhǐ yī céng.
是非不到争多少,前寺经山只一层。

王洋诗文推荐

季管吹灰木落洲,天边初献鹔鹴裘。邦家袭庆因前续,岳渎储精自几秋。秦晋君臣三书接,安危将相百年求。休论辟毂功成后,只恐功名卒未休。

老去独怜南涧竹,闲来不费北山移。年颜攻我真无赖,富贵寻君好自持。

奕世流芳远,传家庆有馀。簪荆苹荐洁,曳练宝妆疏。载德光门阀,成名振时闾,如何裁半日,一旐向輀车。

直造门来诚有意,不持金去惟全名。端疑解习叔孙礼,竟酒曾无讙讼声。

永丰西角绿丝垂,尽日无人可得知,闻道梨园采新曲,长安十样画宫眉。

万物各有性,逍遥即自安。均鸠得巢易,躁蟹寄身难。莫羡高头树,须防静处丸。如今洛阳第,谁以子孙看。

冬馀春晚未收书,一棹相过两日馀。久拟从容来语旧,岂期盟约未寻初。风随双鹿樵中隐,人似三闾泽畔居。樱笋厨烟茶焙火,从来心事不相疏。

一百五十节欲近,二十四番风老时。莫因旧雨与新雨,闲却十枝并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