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七里濑

过七里濑朗读

拂云高雁倚风抟,下视平湖万里宽。
搔首扁舟又东去,钱塘江上看波澜。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搔首扁舟波澜
相关诗文:

过七里濑译文及注释

《过七里濑》是宋代诗人杨时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乘船从钱塘江过七里濑的情景,表现出江上波浪奔涌、风景壮丽的景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
拂云高雁倚风抟,
下视平湖万里宽。
搔首扁舟又东去,
钱塘江上看波澜。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词语和描写手法,展现了江上的壮丽景色。诗的开头写道:“拂云高雁倚风抟”,形象地表达了高飞的雁群在云中飘动的景象。接着,“下视平湖万里宽”描绘了眼前平展辽阔的湖面,给人以广袤无垠之感。随后,“搔首扁舟又东去”,表达了作者乘船行驶的动态,船只在波浪中摇摆,行进的方向是向东。最后一句“钱塘江上看波澜”,则突出了钱塘江上波涛汹涌的景象,给人一种澎湃激荡之感。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通过对飞雁、平湖、扁舟和波澜的描绘,展示了江上壮丽的景色和动感的场面。同时,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诗情融入了作者的感受和情绪。通过这种描写手法,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江上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心境。

整首诗抓住了江上风景的特点,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江上的壮丽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想象空间。通过诗人的笔触,读者仿佛可以亲身体验到江上的风雨和波涛,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的魅力。这首诗词展示了杨时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感受力,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给人以美的愉悦和心灵的震撼。

过七里濑读音参考

guò qī lǐ lài
过七里濑

fú yún gāo yàn yǐ fēng tuán, xià shì píng hú wàn lǐ kuān.
拂云高雁倚风抟,下视平湖万里宽。
sāo shǒu piān zhōu yòu dōng qù, qián táng jiāng shàng kàn bō lán.
搔首扁舟又东去,钱塘江上看波澜。

杨时诗文推荐

羊公风绩几经秋,独绕龟趺为少留。欲问荆人寻旧事,一江清泚自东流。

一伏青蒲上,三年瘴海滨。泉甘不出户,客醉岂无神。报国心长在,知恩志未伸。追怀垂绝语,空有泪盈巾。

圣门事业学须强,俚耳从来笑折杨。诡遇得禽非我事,但知无有是吾乡。

朝衙群吏集,戢戢同队鱼。暮衙群吏散,翩翩若惊凫。归来坐虚室,开编对璠玙。启户阒无人,清风入吾庐。持盃邀明月,大嚼时与俱。跰跹步松阴,对影聊相娱。嗟予懒...

彩舟驻阊门,初与子相识。长空翥秋隼,爽气横八极。摛辞镂圭璋,吐论森剑戟。邓侯不愿仕,志在书竹帛。长缨系单于,落落蕴奇策。气吞流沙外,意无燕然北。虎牙有...

故里相看眼暂明,一尊聊此话平生。杜陵苦被微官缚,元亮今为世网撄。长路关山吾北去,春风梅岭子南征。结邻莫负当时约,早晚沧浪共濯缨。

斜日侵帘上玉钩,檐花飞动锦文浮。湖光写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翠鹬翻风窥浅水,片云随意入沧洲。留连更待东窗月,注目晴空独倚楼。

黛染烟螺拂槛低,抱城流水绿逶迤。澄澜碎影摇青镜,斜日流峰隐半规。坐上盈樽无俗客,壁间照夜有新诗。登临已动忘归兴,况复清谈足解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