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咏楼

八咏楼朗读

八咏诗传千古名,蹇驴何在井空澄。
凄凉楼外双溪月,曾照齐梁几废兴。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千古凄凉废兴
相关诗文:

八咏楼译文及注释

《八咏楼》是宋代诗人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八个楼阁的景象,表达了岁月更迭和兴衰荣辱的主题。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八咏诗传千古名,
蹇驴何在井空澄。
凄凉楼外双溪月,
曾照齐梁几废兴。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八咏楼》以八个楼阁为题材,表达了岁月更迭和历史兴衰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楼阁的景象,反映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首句“八咏诗传千古名”,表达了这八首咏楼的诗词传世千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其中的“八咏”意味着八个不同的楼阁。

第二句“蹇驴何在井空澄”,以比喻的手法,描述了驴子已经陷入了干涸的井中,空澄的水面映照出了驴子的困境。这句话通过寓言形式,象征了社会中那些无能力或无机会展示自己才华的人们,他们可能被埋没在世间的喧嚣之中,默默无闻。

第三句“凄凉楼外双溪月”,通过描绘楼外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凄凉的情感。楼外的双溪月光映照下,给人一种萧瑟、冷寂的感觉。这里的月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与人们的兴衰荣辱相互对应。

最后一句“曾照齐梁几废兴”,反映了历史的兴衰变迁。这里提到的齐、梁是两个古代国家的名字,诗人通过提及这两个国家的兴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历史的荣兴与衰败经过了多少次轮回,但古老的楼阁仍然屹立在那里,见证着这一切。

《八咏楼》通过描绘楼阁和自然景物,以及对历史的回望,表达了作者对兴衰荣辱的思考和感慨。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和历史的洞察,引起读者对兴衰和历史变迁的思考。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言手法,增加了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意境的张力。

八咏楼读音参考

bā yǒng lóu
八咏楼

bā yǒng shī chuán qiān gǔ míng, jiǎn lǘ hé zài jǐng kōng chéng.
八咏诗传千古名,蹇驴何在井空澄。
qī liáng lóu wài shuāng xī yuè, céng zhào qí liáng jǐ fèi xìng.
凄凉楼外双溪月,曾照齐梁几废兴。

于石诗文推荐

厥初开闢浩难名,帝降而王绪可寻。百代相因三代礼,七弦何似五弦琴。时逢否泰有消长,道在乾坤无古今。所以孟轲生战国,欲承三圣正人心。

百里子男邦,职任非不厚。治民如牧羊,扰之则惊走。眷兹上虞邑,江海环左右。萧萧北风寒,怒涛声撼吼。元亮已赋归,世事付杯酒。宗子古维城,此行应不苟。茧丝与...

西风扫残暑,微月澹新秋。相传织女星,今夕嫁牵牛。翩翩联鹊桥,亭亭拥龙辀。多少乞巧人,笑语穿针缕。吾尝夜观象,细与推其由。惟有五纬星,顺逆有去留。经星二...

建安天下如溃瓜,一榻之外非吾家。黄屋飘飖定何许,龙为鱼兮鼠为虎。老瞒持力敢欺天,朵颐汉鼎方垂涎。紫髯将军一攘臂,控荆引越三千里。慷慨山东大耳儿,南飞乌...

愚公欲移山,精卫欲填海。嗟乎智力穷,山海元不改。春秋更战国,仁义日荒怠。近趋管晏功,远受仪秦诒。杨墨骋邪说,申韩祸无罪。孔孟生其间,迂阔谁复采。群嚣竞...

金华山巅一挥手,俯视尘寰仰星斗。闲云满地白鹤飞,积雪暗天苍兕吼。北山周回七百里,名著洞天非不久。世人未识山中乐,问我山中何所有。旧传叱石化羊眠,亦有耕...

青山削芙蓉,上有浮云生。窈窕俯长流,逶迤带重城。朝光散霞彩,暮色涵空青。鸱夷去不回,遗尔千古名。

伊昔西湖柳,清阴满画楼。午凉欺舞扇,晚雨系渔舟。春尽花无主,风寒叶自秋。六桥今在否,空惜旧时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