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

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朗读

片石羊公后,凄凉江水滨。
好辞千古事,堕泪万家人。
鵩集占书久,鸾回刻篆新。
不堪相顾恨,文字日生尘。

下载这首诗
(0)

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译文及注释

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

片石羊公后,
凄凉江水滨。
好辞千古事,
堕泪万家人。
鵩集占书久,
鸾回刻篆新。
不堪相顾恨,
文字日生尘。

译文:

羊公为片石之后,
江水滨边凄凉。
优美的辞章记录着千古事,
跌落的泪水代表万家人的悲哀。
鹭鸟长时间占据着书籍,
凤凰回归时篆刻了新的字。
无法忍受相互依偎的悲恨,
文字渐渐沉淀为尘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写给朱放的回文。朱放是刘长卿的朋友,当时刘长卿离开杭州返回故乡,朱放在江水边为他立碑,并以此奉献给杨侍郎。诗人以凄凉的江水为背景,抒发了自己过往的遭遇和对文字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江水边凄凉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好辞千古事,堕泪万家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中众多悲剧事件的感伤和同情。鵩集占书久,鸾回刻篆新,这两句描绘了鹭鸟盘踞已久的情景,以及凤凰回归时所刻下的新字,暗喻文字的沉淀和演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字的失望和厌倦。文字作为一种媒介,往往会引发纷争和误解,文字日生尘,指的是文字成为争论和争端的源头,渐渐沦为尘埃无人重视。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思考与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字及其使用方式的反思。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大时代的悲欢相连,深化了诗的内涵,增加了诗的情感力量。该诗表达了刘长卿对世事的深思熟虑和批判精神。

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读音参考

zhū fàng zì háng zhōu yǔ gù lǐ xiāng shǐ jūn lì bēi huí yīn yǐ fèng jiǎn lì bù yáng shì láng zhì wén
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

piàn shí yáng gōng hòu, qī liáng jiāng shuǐ bīn.
片石羊公后,凄凉江水滨。
hǎo cí qiān gǔ shì, duò lèi wàn jiā rén.
好辞千古事,堕泪万家人。
fú jí zhàn shū jiǔ, luán huí kè zhuàn xīn.
鵩集占书久,鸾回刻篆新。
bù kān xiāng gù hèn, wén zì rì shēng chén.
不堪相顾恨,文字日生尘。

刘长卿诗文推荐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干。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第一百五十一卷

回看虏骑合,城下汉兵稀。白刃两相向,黄云愁不飞。手中无尺铁,徒欲突重围。落日更萧条,北方动枯草。将军追虏骑,夜失阴山道。战败仍树勋,韩彭但空老。草枯秋...

迢迢太行路,自古称险恶。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火云从中起,仰视飞鸟落。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清风何不至,赤日方煎烁。石露山木焦,鳞穷水泉涸。九重今...

月明花满地,君自忆山阴。谁遣因风起,纷纷乱此心。

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回首江南岸,青山与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