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日寄所知

早朝日寄所知朗读

长安雪夜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
曙色渐分双阙下,漏声遥在百花中。
炉烟乍起开仙仗,玉佩才成引上公。
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随风。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早朝日寄所知译文及注释

诗词:《早朝日寄所知》

朝代:唐代
作者:皇甫曾

长安雪夜见归鸿,
紫禁朝天拜舞同。
曙色渐分双阙下,
漏声遥在百花中。
炉烟乍起开仙仗,
玉佩才成引上公。
共荷发生同雨露,
不应黄叶久随风。

中文译文:
在长安的雪夜,我看到了归来的雁群,
在紫禁城中,太阳升起向天致敬,我也随之起舞。
曙色逐渐分开双阙,露出了皇宫下的景象,
遥远的漏声在百花之间回荡。
炉烟突然升起,象征着神仙的降临,
玉佩刚刚完美地悬挂在皇帝身上。
我们一同承受着命运的洗礼,就像共同经历雨露滋润一样,
不应该像黄叶一样久久地随风飘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早晨,皇帝在紫禁城中举行朝会,祈求国家的安宁繁荣。诗人皇甫曾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皇帝和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祥和富足生活的向往。

在第一句中,归鸿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人事的变迁,而长安的雪夜则为诗篇设定了冷寂的背景。

第二句中,皇帝朝天拜舞,表现出他的至高地位和威严,而诗人则在这个仪式中有如仙舞,似乎与皇帝在仪式中相互呼应,折射出对皇权和仪式的一种崇敬和想象。

第三和第四句描绘了早晨的景象,曙色逐渐散开,宫殿的景象显露出来,漏声回荡在百花之间,弥漫着宫廷的宁静和庄严。

第五和第六句,炉烟升起,仙仗开启,玉佩挂于皇帝身上,这些都是皇帝朝会的元素,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将读者带入了宫廷的场景之中。

最后两句通过自然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祝愿。共同承受雨露的滋润,象征着人民与皇帝共同承担国家的责任,而“黄叶久随风”则暗示着希望国家繁荣长盛,不会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消逝。

总之,这首诗以华丽的词藻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皇帝和国家的庄严仪式,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祝愿和美好希望。

早朝日寄所知读音参考

zǎo cháo rì jì suǒ zhī
早朝日寄所知

cháng ān xuě yè jiàn guī hóng, zǐ jìn cháo tiān bài wǔ tóng.
长安雪夜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
shǔ sè jiàn fēn shuāng què xià,
曙色渐分双阙下,
lòu shēng yáo zài bǎi huā zhōng.
漏声遥在百花中。
lú yān zhà qǐ kāi xiān zhàng, yù pèi cái chéng yǐn shàng gōng.
炉烟乍起开仙仗,玉佩才成引上公。
gòng hé fā shēng tóng yǔ lù, bù yīng huáng yè jiǔ suí fēng.
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随风。

皇甫曾诗文推荐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断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长。疏发应成素,青松独耐霜。爱才称汉主,题柱待回乡。

汉家仙仗在咸阳,洛水东流出建章。野老至今犹望幸,离宫秋树独苍苍。

已见槿花朝委露,独悲孤鹤在人群。真僧出世心无事,静夜名香手自焚。窗临绝涧闻流水,客至孤峰扫白云。更想清晨诵经处,独看松上雪纷纷。

长安雪夜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曙色渐分双阙下,漏声遥在百花中。炉烟乍起开仙仗,玉佩才成引上公。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随风。

还乡不见家,年老眼多泪。车马上河桥,城中好天气。

欲向幽偏适,还从绝地移。秦官鼎食贵,尧世土阶卑。戟户槐阴满,书窗竹叶垂。才分午夜漏,遥隔万年枝。北阙深恩在,东林远梦知。日斜门掩映,山远树参差。论道齐...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