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

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朗读

慧眼沙门真远公,经行宴坐有儒风。
香缘不绝簪裾会,禅想宁妨藻思通。
曙后炉烟生不灭,晴来阶色并归空。
狂夫入室无馀事,唯与天花一笑同。

下载这首诗
(0)

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译文及注释

《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中文译文:

慧眼的沙门真远公,
在宴会中行经坐下,
有着儒家的风范。
香火缘分从未断绝,
佛门禅思与儒家思想相通。

曙光之后,香炉烟气生起,
晴天时,阶梯上的色彩又回归寂静。
这个豪放的人闯入我的室内,
除了欣赏天花一笑,
再无其他事物可做。


诗意和赏析:
《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宴会中的场景,主题是佛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相通。诗中的“沙门真远公”指的是一个有着卓越洞察力的沙门,他虽然在佛家修行,但在宴会中还是表现出了儒家的风范。

诗中的“香缘不绝簪裾会”表示佛门的香火传承不断,与儒家的文化传统相互交流。接着,诗人用“禅想宁妨藻思通”一句来强调佛家禅思和儒家的思想相通。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示了宴会的环境。其中,“炉烟生不灭”和“阶色并归空”描绘了宴会在黎明和晴天时渐渐终结,场景回归平静。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将自己形容成“狂夫”,表示自己的豪放不羁。他说除了欣赏宴会中的天花一笑,再无其他事物可做,表达了一种眼界高远、洒脱自在的心境。

整首诗以儒家与佛家的思想交融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宴会中的景象,并以自己的观察态度和豪放个性作为结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

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读音参考

tóng wáng yù qǐ jū chéng hào láng zhōng hán hóng shè rén tí ān guó sì yòng shàng rén yuàn
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

huì yǎn shā mén zhēn yuǎn gōng, jīng xíng yàn zuò yǒu rú fēng.
慧眼沙门真远公,经行宴坐有儒风。
xiāng yuán bù jué zān jū huì,
香缘不绝簪裾会,
chán xiǎng níng fáng zǎo sī tōng.
禅想宁妨藻思通。
shǔ hòu lú yān shēng bù miè, qíng lái jiē sè bìng guī kōng.
曙后炉烟生不灭,晴来阶色并归空。
kuáng fū rù shì wú yú shì, wéi yǔ tiān huā yī xiào tóng.
狂夫入室无馀事,唯与天花一笑同。

钱起诗文推荐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阳。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退飞忆林薮,乐业羡黎庶。四海尽穷途,一枝无宿处。严冬北风急,中夜哀鸿去。孤烛思何深,寒窗坐难曙。劳歌待明发,惆怅盈百虑。

春雨暗重城,讼庭深更寂。终朝人吏少,满院烟云集。湿鸟压花枝,新苔宜砌石。掾曹富文史,清兴对词客。爱尔蕙兰丛,芳香饱时泽。

秋风过楚山,山静秋声晚。赏心无定极,仙步亦清远。返照云窦空,寒流石苔浅。羽人昔已去,灵迹欣方践。投策谢归途,世缘从此遣。

九秋旅夜长,万感何时歇。蕙花渐寒暮,心事犹楚越。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阙。每闻长乐钟,载泣灵台月。明旦北门外,归途堪白发。

别处秋泉声,至今犹在耳。何尝梦魂去,不见雪山子。新月隔林时,千峰翠微里。言忘心更寂,迹灭云自起。觉来缨上尘,如洗功德水。

候馆扫清昼,使车出明光。森森入郭树,一道引飞霜。仰视骢花白,多惭绶色黄。鹪鹩无羽翼,愿假宪乌翔。

霁来海半山,隐映城上起。中峰落照时,残雪翠微里。同心久为别,孤兴那对此。良会何迟迟,清扬瞻则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