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三闾庙

谒三闾庙朗读

君非三谏寤,礼许一身逃。
自树终天戚,何裨事主劳。
众鱼应饵骨,多士尽餔糟。
有客椒浆奠,文衰不继骚。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谏寤主劳饵骨多士
相关诗文:

谒三闾庙译文及注释

诗词《谒三闾庙》是唐代窦常的作品。它描写了窦常造访三闾庙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时任君主的忠诚和对时事的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谒三闾庙,
君非三谏寤。
礼许一身逃,
自树终天戚。
何裨事主劳,
众鱼应饵骨。
多士尽餔糟,
有客椒浆奠。
文衰不继骚。

这首诗词的诗意非常深远。首先,作者以自己谒见三闾庙的行动来暗示他对时任君主的忠诚。他表示君主不是像三位明智的谏臣那样能明辨是非并果断行动。然而,礼仪规定了臣子只能顺从,无论对错,只能退避一身。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坐以待毙,感到非常的痛苦和无奈。

然后,作者表达了他对君主身负重任的担忧。他认为君主应该忍受斗室之苦,肩负起国家大事,而不是逃避责任。然而现实却是,鱼虽然明白了鱼饵的危险,它们依然被香浆所吸引,而士人们也沉迷于酒色之中。这让作者感到悲伤和失望。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当时文化衰败的担忧。他说文人的才华没有得到往昔的传承和传递,因此没有能够继续写出流传千古的作品。这是对文化衰落的悲切叹息,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寓言的方式,通过描述窦常自己拜访三闾庙的经历,揭示了他对时事的忧虑和对君主的忠诚。同时,也借此批评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正之风。这种思想深度和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词成为了一首深具表现力和警示意义的作品。

谒三闾庙读音参考

yè sān lǘ miào
谒三闾庙

jūn fēi sān jiàn wù, lǐ xǔ yī shēn táo.
君非三谏寤,礼许一身逃。
zì shù zhōng tiān qī, hé bì shì zhǔ láo.
自树终天戚,何裨事主劳。
zhòng yú yīng ěr gǔ, duō shì jǐn bù zāo.
众鱼应饵骨,多士尽餔糟。
yǒu kè jiāo jiāng diàn, wén shuāi bù jì sāo.
有客椒浆奠,文衰不继骚。

窦常诗文推荐

杏花榆荚晓风前,云际离离上峡船。江转数程淹驿骑,楚曾三户少人烟。看春又过清明节,算老重经癸巳年。幸得柱山当郡舍,在朝长咏卜居篇。

君为宫保及清时,冠盖初闲拜武迟。五色诏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山泉遂性休称疾,子弟能官各受词。不学铸金思范蠡,乞言犹许上丹墀。

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角立一方初退舍,拟称三汉更图王。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归蜀降吴竟何事,为陵为谷共苍苍。

君非三谏寤,礼许一身逃。自树终天戚,何裨事主劳。众鱼应饵骨,多士尽餔糟。有客椒浆奠,文衰不继骚。

万事竟蹉跎,重泉恨若何。官临环卫小,身逐转蓬多。丽藻尝专席,闲情欲烂柯。春风宛陵路,丹旐在沧波。

玉立分尧绪,笄年下相门。早加于氏对,偏占馆陶恩。泪有潜成血,香无却返魂。共知何驸马,垂白抱天孙。

卓绝明时第,孤贞贵后贫。郤诜为胄子,季札是乡人。笔下调金石,花开领搢绅。那堪归葬日,哭渡柳杨津。

出门山未曙,风叶暗萧萧。月影临荒栅,泉声近废桥。岁经秋后役,程在洛中遥。寄谢金门侣,弓旌误见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