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朗读

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
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
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
不知飞锡后,何外是恒沙。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译文及注释

译文:
送亮法师
达士心无滞,
他乡总是家。
问经翻贝叶,
论法指莲花。
欲契真空义,
先开智慧芽。
不知飞锡后,
何外是恒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僧侣法和(或亮法师)的送别。诗人称赞法和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他的心境达到了“达士心无滞”的境地,无论身在何方都感到宾至如归。法和学问丰富,能够研究佛经并深入理解其中的真义,就像翻阅贝叶一样,也能够讲解佛法,以莲花为指引。法和渴望领会真空的义理,必须首先开发智慧之芽。诗人不知道法和在离开后会有何去向,但他相信法和会像无数恒沙一样,不断传播佛法与智慧。

赏析:
这首诗通过送别僧侣法和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欣赏和赞扬。诗人通过描写法和的心境和学问,揭示了他作为一个追求真理的僧侣的特质和品质。诗句简洁有力,用词精准,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法和的形象。诗人对法和的送别中融入了对佛法的推崇,表达了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的态度。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一种平和而深刻的情感。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读音参考

sòng sēng fǎ hé yī zuò sòng liàng fǎ shī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

dá shì xīn wú zhì, tā xiāng zǒng shì jiā.
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
wèn jīng fān bèi yè, lùn fǎ zhǐ lián huā.
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
yù qì zhēn kōng yì, xiān kāi zhì huì yá.
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
bù zhī fēi xī hòu, hé wài shì héng shā.
不知飞锡后,何外是恒沙。

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

戎昱诗文推荐

且莫奏短歌,听余苦辛词:如今刀笔士,不及屠酤儿。少年无事学诗赋,岂意文章复相误。东西南北少知音,终年竟岁悲行路。仰面诉天天不闻,低头告地地不言。天地生...

彼鼠侵我厨,纵狸授粱肉。鼠虽为君却,狸食自须足。冀雪大国耻,翻是大国辱。膻腥逼绮罗,砖瓦杂珠玉。登楼非骋望,目笑是心哭。何意天乐中,至今奏胡曲。官军收...

寒日征西将,萧萧万马丛。吹笳覆楼雪,祝纛满旗风。遮虏黄云断,烧羌白草空。金铙肃天外,玉帐静霜中。朔野长城闭,河源旧路通。卫青师自老,魏绛赏何功。枪垒依...

九月湘江水漫流,沙边唯览月华秋。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

日长巴峡雨濛濛,又说归舟路未通。游人不及西江水,先得东流到渚宫。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

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千里政声人共喜,三军令肃马前嘶。恩沾境内风初变,春入城阴柳渐低。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霁后江城风景凉,岂堪登眺只堪伤。远天螮蝀收残雨,映水鸬鹚近夕阳。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不知何处销兹恨,转觉愁随夜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