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朗读

周楚仍连接,川原乍屈盘。
云垂天不暖,尘涨雪犹乾。
印绶归台室,旌旗别将坛。
欲知迎候盛,骑火万星攒。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译文及注释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周楚仍连接,川原乍屈盘。
云垂天不暖,尘涨雪犹乾。
印绶归台室,旌旗别将坛。
欲知迎候盛,骑火万星攒。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夜晚的景色和场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宴会的期待和对盛况的赞美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繁华热闹的画面,充满了喜庆和欢乐的氛围。

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周楚仍连接,川原乍屈盘。”这句话以地理景观的描写引出整首诗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周楚两地的地理环境,表达对盛大宴会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诗:“云垂天不暖,尘涨雪犹乾。”通过天气状况的描写,传达了冷冽的寒意和干燥的气候,同时也强调了宴会场所的喧闹和热闹。

接着,“印绶归台室,旌旗别将坛。”这两句诗描绘了宴会场所的布置和准备工作,以及将要迎接贵宾的准备情景。宴会的规模庞大,场面热闹喜庆。

最后一句诗:“欲知迎候盛,骑火万星攒。”表达了宴会的盛况之大,以及宴会参与者的众多,形容骑马前来参加宴会的人数如同繁星一般。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热闹喜庆的夜晚景象,通过对天气、场景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盛况和喜庆氛围。同时,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更为生动鲜明。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读音参考

tóng lǐ èr shí bā yè cì xiāng chéng lǐ zhèng fēng yě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李正封也)

zhōu chǔ réng lián jiē, chuān yuán zhà qū pán.
周楚仍连接,川原乍屈盘。
yún chuí tiān bù nuǎn, chén zhǎng xuě yóu gān.
云垂天不暖,尘涨雪犹乾。
yìn shòu guī tái shì, jīng qí bié jiāng tán.
印绶归台室,旌旗别将坛。
yù zhī yíng hòu shèng, qí huǒ wàn xīng zǎn.
欲知迎候盛,骑火万星攒。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诗文推荐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余。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宿云寒不卷,春雪堕如簁。骋巧先投隙,潜光半入池。喜深将策试,惊密仰檐窥。自下何曾污,增高未觉危。比心明可烛,拂面爱还吹。妒舞时飘袖,欺梅并压枝。地空迷...

竹影金琐碎,--孟郊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叶,--韩愈翡翠开园英。流滑随仄步,--孟郊搜寻得深行。遥岑出寸碧,--韩愈远目增双明。乾穟纷拄地,--孟郊化虫枯挶茎。...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雄鹄衔枝来,雌鹄啄泥归。巢成不生子,大义当乖离。江汉水之大,鹄身鸟之微。更无相逢日,安可相随飞。

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吉凶何为兮觉坐而思,巫咸上天兮识者其谁。

龟之气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只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秋之水兮其色幽幽,我将济兮不得其由。涉其浅兮石啮我足,乘其深兮龙入我舟。我济而悔兮将安归尤。归乎归乎,无与石斗兮无应龙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