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唐乐府十首·田西边朗读

刀剑作锄犁,耕田古城下。
高秋禾黍多,无地放羊马。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乐府妇女思念
诗文主题:刀剑耕田古城放羊
相关诗文: 西

唐乐府十首·田西边译文及注释

诗词《唐乐府十首·田西边》是唐代刘驾所作,描述了一个农民用剑作为锄头,在古城旁边的田地中耕作的情景。这首诗词描绘了农民劳作的艰辛和农田的富饶。

中文译文:
刀剑作锄犁,
耕田古城下。
高秋禾黍多,
无地放羊马。

诗意: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农民在高秋时节耕作的场景。农民没有合适的耕地,只能将刀剑作为锄头,勉强将土地里的禾黍种下。同时,诗中还暗含着古城的废墟,表达了农田周边的荒凉和人们辛勤劳动的困苦。

赏析:
《唐乐府十首·田西边》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概括的文字,揭示出贫困农民的勤劳、辛苦和边陲地区的艰辛环境。通过剑作锄犁、稀疏的禾黍、无地放羊马等生动的描写,使得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困境。这首诗词虽然字数不多,但正是因为简练的写法,更加凸显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环境的贫瘠。

整首诗词表达了农民在困境中的勇敢和努力。尽管面对艰苦的环境和贫瘠的土地,农民们仍然坚持耕种,以求温饱。这首诗词也让人们重新思考农民的生活状况和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进而对农民表示敬意和关怀。

在文学上,这首诗词的意境简练而富有力量,用少量的文字描绘了一个渺小的个体所面临的艰难处境,给人一种思考和共鸣的空间。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关注农民的生活状态,呼唤社会关爱农民,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实现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唐乐府十首·田西边读音参考

táng yuè fǔ shí shǒu tián xī biān
唐乐府十首·田西边

dāo jiàn zuò chú lí, gēng tián gǔ chéng xià.
刀剑作锄犁,耕田古城下。
gāo qiū hé shǔ duō, wú dì fàng yáng mǎ.
高秋禾黍多,无地放羊马。

刘驾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亦中第,乃同归越中。时国家承平,献乐府十章,帝甚悦。累历达官,终国子博士。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

刘驾诗文推荐

严寒动八荒,藾藾无休时。阳乌不自暖,雪压扶桑枝。岁暮寒益壮,青春安得归。朔雁到南海,越禽何处飞。谁言贫士叹,不为身无衣。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

同家楚天南,相识秦云西。古来悬弧义,岂顾子与妻。携手践名场,正遇公道开。君荣我虽黜,感恩同所怀。有马不复羸,有奴不复饥。灞岸秋草绿,却是还家时。青门一...

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

自君入城市,北邙无新坟。始信壶中药,不落白杨根。如何忽告归,蕣华还笑人。玉笙无遗音,怅望缑岭云。

出门羡他人,奔走如得涂。翻思他人意,与我或不殊。以兹聊自安,默默行九衢。生计逐羸马,每出似移居。客从我乡来,但得邻里书。田园几换主,梦归犹荷锄。进犹希...

十年梦相识,一觏俄远别。征驾在我傍,草草意难说。君居洞庭日,诗句满魏阙。如何万里来,青桂看人折。行装不及备,西去偶然诀。孟夏出都门,红尘客衣热。荒城见...

天作冯叟居,山僧尚嫌僻。开门因两树,结宇倚翠壁。溪南有微径,时遇采芝客。往往白云生,对面千里隔。机忘若僮仆,常与猿鸟剧。晒药上小峰,庭深无日色。自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