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山寺寄甘露湛源长老

登金山寺寄甘露湛源长老朗读

三度来登多景楼,妙高台上始能游。
长江如练山如画,独倚阑干笑白头。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如画阑干白头
相关诗文:

登金山寺寄甘露湛源长老译文及注释

《登金山寺寄甘露湛源长老》是明代姚道衍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三次来到多景楼登高,才得以游览妙高台。长江像一条练子,山峦宛如画卷,我独自靠在栏杆上,笑看着我的白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姚道衍登上金山寺的多景楼,欣赏妙高台的美景时的心境。诗中以长江如练、山峦如画的形象描绘了景色的壮丽和美丽,而作者则独自倚在栏杆上,笑看着自己的白发,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对岁月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登高游览时的心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首句“三度来登多景楼”表明了作者多次来到这里登高游览,由此可见他对此地景色的喜爱和向往。接着,“妙高台上始能游”,妙高台是多景楼上的一处景点,作者在此处开始欣赏到美景,也意味着他在此时达到了一种心境的升华。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长江和山峦的美丽景色,长江如练,山峦如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优美,同时也凸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敬畏之情。最后一句“独倚阑干笑白头”,以作者独自倚在栏杆上,笑看着自己的白发,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和时光流转的感慨。这句诗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人生经历和岁月变迁的豁达和接受。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光阴流转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人生经历的接受。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登金山寺寄甘露湛源长老读音参考

dēng jīn shān sì jì gān lù zhàn yuán zhǎng lǎo
登金山寺寄甘露湛源长老

sān dù lái dēng duō jǐng lóu, miào gāo tái shàng shǐ néng yóu.
三度来登多景楼,妙高台上始能游。
cháng jiāng rú liàn shān rú huà, dú yǐ lán gān xiào bái tóu.
长江如练山如画,独倚阑干笑白头。

姚道衍诗文推荐

波澄一溪云,霜红半山树。荒烟满空林,疏钟在何处?不遇采樵人,复抱孤琴去。

日没渡口昏,水风著人热。渔灯带萤火,微光互明灭。舟人报水程,路远行欲歇。故山不分明,目尽心力绝。遥想山中人,待人仍待月。

潮来沙碛平,月落海门曙。汀蒲转风叶,堤柳摇烟絮。江头春可怜,天涯人独去。有歌送君行,无酒留君住。雪浪没沙鸥,云帆出江树。回首读书堆,青山不知处。

三度来登多景楼,妙高台上始能游。长江如练山如画,独倚阑干笑白头。

澹澹烟中映夕曛,疏疏石上拂晴云。展图却忆西冈夜,坐听秋声亦有君。

西风飞锡度如舟,来向湖山作胜游。七十二峰青一色,君看何处独宜秋。

竺乾万里归来日,庭下松枝已向东。皓皓庞眉逾雪白,翩翩毳衲带云红。昙花瑞现传天界,贝叶文翻进帝宫。千手大悲增意气,护龙河上舞春风。

偶同看竹过林庐,素抱欣从此日舒。浅碧云虚泉落后,孤红霞澹涧芳余。放禅时至钟鸣室,施食人回鸟下除。胜地每嫌山水隔,不因乘兴到应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