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李公择白石山房》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偶然寻找流水边的崔嵬山房,五位老人苍老的面容因此而展露微笑。如果我能见到被贬谪的仙人,我将向他送去问候,然后早早地返回康山头的白石山房。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向往。苏轼偶然发现了位于流水边的崔嵬山房,那里有五位苍老的老人,他们面容慈祥,微笑着迎接苏轼的到来。苏轼希望能够遇见被贬谪的仙人,向他请教人生的真谛或者传递问候。最后,他提到康山头的白石山房,表达了他对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流水和山房,营造出宁静、清幽的氛围。五位老人的苍颜和微笑,给人一种宽慰和温暖的感觉,展示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通过提到贬谪的仙人,苏轼把自己放在一个虚幻、超脱尘俗的境界,并表达了对智者的崇敬和对智慧的追求。最后提到白石山房,是对归隐山林、追求宁静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心灵的归属和返璞归真的愿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灵性的思考和追求,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禅意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在宋代文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视为是苏轼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shū lǐ gōng zé bái shí shān fáng
书李公择白石山房
ǒu xún liú shuǐ shàng cuī wéi, wǔ lǎo cāng yán yī xiào kāi.
偶寻流水上崔嵬,五老苍颜一笑开。
ruò jiàn zhé xiān fán jì yǔ, kāng shān tóu bái zǎo guī lái.
若见谪仙烦寄语,康山头白早归来。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天将铲隋乱,帝遣六龙来。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秦王龙凤姿,鲁鸟不足摧。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区区数...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