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景建得罪道州听读

曾景建得罪道州听读朗读

闻说乌台欲勘诗,此身幸不堕危机。
少陵酒后轻严武,太白花前忤贵妃。
迁客芬芳穷也达,故人评论是耶非。
饱参一勺濂溪水,带取光风霁月归。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曾景建得罪道州听读译文及注释

《曾景建得罪道州听读》

闻说乌台欲勘诗,
此身幸不堕危机。
少陵酒后轻严武,
太白花前忤贵妃。
迁客芬芳穷也达,
故人评论是耶非。
饱参一勺濂溪水,
带取光风霁月归。

中文译文:
听说乌台要勘察诗作,
我的命运幸运地没有陷入危机。
少陵(杨子)在醉酒后轻视严武(杨玉环的父亲杨贵妃),
太白(李白)在花前得罪了贵妃。
迁居他乡的人,尽管贫穷却也有所达成,
但故人对我的评论是肯定还是否定。
我饱饮了一勺濂溪水(指濂溪书院的水),充满了灵感,
带着光明的风和晴朗的月亮回家。

诗意和赏析:
此诗为宋代戴复古所作,通过描述曾景建在道州听读期间的遭遇和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和文学创作的思考。

首先,诗人提到乌台欲勘诗,暗示曾景建在道州听读的时候,受到了评判和考核。然而,诗人自称幸运地没有堕入危机,表现出乐观和坚定的态度。

接下来,诗人以少陵、太白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在醉酒后轻视严肃的官员和得罪贵妃的情况。这里可能是对官场腐败和权贵世家的讽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豪情和独立精神。

然后,诗人提到自己作为迁居他乡的人,虽然境遇贫穷,但在芬芳的环境中也能有所成就。然而,诗人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人评论的疑问,暗示了对他人眼光和评价的怀疑和反思。

最后两句,诗人以饱参一勺濂溪水来比喻自己在道州听读期间的收获和灵感。濂溪水是指濂溪书院的水,象征着学识和智慧。诗人带着光风霁月回家,意味着他将带着所学所悟,回到自己的家乡,继续追求文学创作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曾景建的描写和自身感悟的表达,展现了戴复古对命运的把握和对文学创作的坚持。诗人通过对官场、权贵和他人评价的批判,显示了自己的独立精神和对艺术追求的坚守。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文学事业的思考,并展示了他对于自我价值和艺术追求的坚信。

曾景建得罪道州听读读音参考

céng jǐng jiàn dé zuì dào zhōu tīng dú
曾景建得罪道州听读

wén shuō wū tái yù kān shī, cǐ shēn xìng bù duò wēi jī.
闻说乌台欲勘诗,此身幸不堕危机。
shǎo líng jiǔ hòu qīng yán wǔ, tài bái huā qián wǔ guì fēi.
少陵酒后轻严武,太白花前忤贵妃。
qiān kè fēn fāng qióng yě dá, gù rén píng lùn shì yé fēi.
迁客芬芳穷也达,故人评论是耶非。
bǎo cān yī sháo lián xī shuǐ, dài qǔ guāng fēng jì yuè guī.
饱参一勺濂溪水,带取光风霁月归。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戴复古诗文推荐

吾家老茅屋,破漏尚可住。门前五巨樟,枝叶龙蛇舞。半空隔天日,六月不知暑。西照坐东偏,南薰开北户。胡为舍是居,受此炮炙苦。

大渴遇甘井,汲多井欲竭。入喉化为汗,不救胸中热。吾闻三危露,迥与众水别。其色莹琉璃,其冷胜冰雪。安得一杯来,为我解此渴。

簦笠相随走路岐,一春不换旧征衣。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左手遮赤日,右手招清风。挥汗不能已,扇笠竞要功。南山龙吐云,腾腾满虚空。一雨变清凉,万物随疏通。向人无德色,大哉造化工。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叶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处处逢花,家家插柳。政寒食、清时时候。奉板舆行乐,使星随后。人间稀有。出郭寻仙,绣衣春昼。马上列、两行红袖。对韶华一笑,劝国夫人酒。百千长寿。

日月易流转,一年仍一年。身从忧患老,事逐岁时迁。白首未闻道,清贫不愧天。寒林松柏瘦,花柳又春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