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沙河招饮

和张沙河招饮朗读

张侯耕稼不逢年,过午未炊儿女煎。
腹里虽盈五车读,囊中能有几钱穿。
况闻縕素尚黄葛,可怕雪花铺白毡。
谁料丹徒布衣得,今朝忽有酒如川。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和张沙河招饮译文及注释

《和张沙河招饮》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张侯耕田不逢年,
过了中午儿女煎。
虽然腹中饱如故,
囊中却几乎无钱。
何况听闻粗布衣,
可怕雪花铺白毡。
谁能料到丹徒人,
今朝忽然有满川酒。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黄庭坚和张沙河共同宴饮的场景。诗中描绘了张侯(张沙河的尊称)耕田不得好年景,到了中午还没有煮饭,孩子们只能煎些简单的食物。尽管他们的腹中尚有丰盈,但囊中却几乎没有多少钱。此外,诗中提及了縕素(一种粗布)和黄葛(一种粗糙的毡子),形容生活贫苦。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丹徒(地名)的布衣之人却带来了满川的酒,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意外的喜悦。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和贫困。黄庭坚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张侯家的生活境遇,通过对物质贫乏和生活艰辛的描绘,突出了张侯家的贫穷和困顿。然而,诗的结尾却给人以惊喜和希望,通过布衣之人带来的满川酒,表达了黄庭坚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境况,并通过对比给读者带来了情感上的冲击。它反映了宋代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农民的困境,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公平和对底层人民处境的关注。这首诗词在揭示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的追求。

和张沙河招饮读音参考

hé zhāng shā hé zhāo yǐn
和张沙河招饮

zhāng hóu gēng jià bù féng nián, guò wǔ wèi chuī ér nǚ jiān.
张侯耕稼不逢年,过午未炊儿女煎。
fù lǐ suī yíng wǔ chē dú, náng zhōng néng yǒu jǐ qián chuān.
腹里虽盈五车读,囊中能有几钱穿。
kuàng wén yūn sù shàng huáng gé, kě pà xuě huā pù bái zhān.
况闻縕素尚黄葛,可怕雪花铺白毡。
shuí liào dān tú bù yī dé, jīn zhāo hū yǒu jiǔ rú chuān.
谁料丹徒布衣得,今朝忽有酒如川。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黄庭坚诗文推荐

雪尽虚檐滴,春从细草回。德人泉下梦,俗物眼中埃。久立我有待,长吟君不来。重玄锁关龠,要待玉匙开。

怨句识之推,商歌知甯戚。我占晁氏贤,乃在赋行役。同游羿彀中,傥免非尔力。滔滔今如此,去邦将安适。

大阿罗汉宾度罗,奉持末後如来印。日中一钵千家饭,处处作佛事饶益。以我身心五分香,作光明云雨大千。取火燃香世界主,能遍法界唯心办。

堂堂阳元公,人物妙晋东。魏侯多能事,彷佛见家风。长鱼无波涛,坐与虾蚬同。诸山摇落尽,旅食岁时穷。

桑舆金石交,既别十日雨。子舆裹饭来,一笑相告语。杨子果箪瓢,诸公不能举。傥可从我归,沙头驻鸣橹。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贝锦不足歌,请陈江汉诗。美人出江汉,窈窕世未窥。折兰不肯佩,告我以蚕饥。独归岂惮远,三危露如饴。

相如用全赵,留侯开有汉。名登太山重,功略天下半。让颇封韩彭,事成群疑泮。天道当曲全,小智骜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