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 过孟津河山亭故基

婆罗门引 过孟津河山亭故基朗读

短衣匹马,白头重过洛阳城。
百年一梦初惊。
寂寞高秋云物,残照半林明。
澹横舟古渡,落雁寒汀。
河山故亭。
人与镜、两峥嵘。
争信黄垆此日,深谷高陵。
一时朋辈,谩留住、穷途阮步兵。
尊俎地、谁慰飘零。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婆罗门
诗文主题:白头寂寞残照古渡
相关诗文:

婆罗门引 过孟津河山亭故基译文及注释

《婆罗门引 过孟津河山亭故基》是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短衣匹马,白头重过洛阳城。
穿着简朴的衣袍,骑着一匹马,年老的我再次来到洛阳城。
百年一梦初惊。
百年的时光如梦初醒,让我感到惊讶和迷茫。
寂寞高秋云物,残照半林明。
秋高气爽,孤寂的云和山物,夕阳的余晖照亮了半片林木。

澹横舟古渡,落雁寒汀。
平静地横渡古老的船只,寒冷的秋天,雁儿飞落在寒冷的河滩上。
河山故亭。人与镜、两峥嵘。
河山之间有一座古老的亭子。人与镜子一起,都显得苍老而坚毅。
争信黄垆此日,深谷高陵。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争取让黄土高坡的人们相信我,深入山谷和高耸的陵墓。

一时朋辈,谩留住、穷途阮步兵。
一时的朋友们,徒留下我,一个在穷途末路的步兵。
尊俎地、谁慰飘零。
尊贵的祭祀之地,有谁能安慰我这个漂泊的人呢?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元好问自己的旅程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思考。作者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岁月的变迁和个人的孤独。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运用,使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寂寥和河山的壮美。整首诗以元好问的个人经历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存在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婆罗门引 过孟津河山亭故基读音参考

pó luó mén yǐn guò mèng jīn hé shān tíng gù jī
婆罗门引 过孟津河山亭故基

duǎn yī pǐ mǎ, bái tóu zhòng guò luò yáng chéng.
短衣匹马,白头重过洛阳城。
bǎi nián yī mèng chū jīng.
百年一梦初惊。
jì mò gāo qiū yún wù, cán zhào bàn lín míng.
寂寞高秋云物,残照半林明。
dàn héng zhōu gǔ dù, luò yàn hán tīng.
澹横舟古渡,落雁寒汀。
hé shān gù tíng.
河山故亭。
rén yǔ jìng liǎng zhēng róng.
人与镜、两峥嵘。
zhēng xìn huáng lú cǐ rì, shēn gǔ gāo líng.
争信黄垆此日,深谷高陵。
yī shí péng bèi, mán liú zhù qióng tú ruǎn bù bīng.
一时朋辈,谩留住、穷途阮步兵。
zūn zǔ dì shuí wèi piāo líng.
尊俎地、谁慰飘零。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诗文推荐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

腐朽神奇,梦幻吞侵,朝昏变迁。怅残灯旧岁,鸡声竞早,春风归兴,雁影相先。南渡崩奔,东屯留滞,世事悠悠白发边。虚名误,遍人间浪走,恰到求田。青红花柳争妍...

老树荒台,秋兴动、悠然独酌。秋也老、江山憔悴,鬓华先觉。人到中年原易感,眼看华屋归零落。算世间、惟有醉乡民,平生乐。凌浩荡,观寥廓。月为烛,云为幄。尽...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素蟾散彩,九秋风露发清妍。常娥尽有情缘。留著三五盈盈,永夜照凭肩。看晚妆临镜,若个婵娟。寻常月圆。恨都向、别时偏。几度邮亭枕上,野店尊前。珠明玉秀,算...

树合秋生满,村荒暮景闲。虹收仍白雨,云动忽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