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元渤留题松寿岩白云庵寄郑顾道二首

和王元渤留题松寿岩白云庵寄郑顾道二首朗读

流水泠泠浸稻田,岩耕应费买山钱。
风梢雨盖摩霄汉,个里高人即地仙。

下载这首诗
(0)

和王元渤留题松寿岩白云庵寄郑顾道二首译文及注释

《和王元渤留题松寿岩白云庵寄郑顾道二首》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流水泠泠浸稻田,
岩耕应费买山钱。
风梢雨盖摩霄汉,
个里高人即地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修身养性的追求。诗人通过流水浸润稻田和岩石上的农耕活动,呈现出一幅宁静和谐的农村景象。他提到了风吹草动,雨水滋润,仿佛触及到了天空的边缘。最后一句表达了个中高人就是地仙,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的人就是达到了仙人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水田园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人运用流水浸润稻田和岩石上的农耕活动,将自然景观与人类劳动紧密结合,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将风吹草动和雨水滋润与天空相联系,给人一种开阔天地的感觉。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修行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达到仙人的境地,突显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类劳动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修行的向往。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他对大自然和人类境界的深刻洞察。这首诗词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彰显了宋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和王元渤留题松寿岩白云庵寄郑顾道二首读音参考

hé wáng yuán bó liú tí sōng shòu yán bái yún ān jì zhèng gù dào èr shǒu
和王元渤留题松寿岩白云庵寄郑顾道二首

liú shuǐ líng líng jìn dào tián, yán gēng yīng fèi mǎi shān qián.
流水泠泠浸稻田,岩耕应费买山钱。
fēng shāo yǔ gài mó xiāo hàn, gè lǐ gāo rén jí dì xiān.
风梢雨盖摩霄汉,个里高人即地仙。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诗文推荐

湖外干戈半绿林,湖边葭薍晚森森。风霾未放远山出,岚气又连凄日阴。世乱且同吟啸乐,时来终快扫除心。天寒况是开炉近,应有佳人赋藁砧。

残岁连人日,同云暗海涯。晨开才曭晃,暮集复交加。野色铺霜缟,秋光散玉葩。老夫僵不扫,稚子走争拿。皎洁欺梅萼,严凝禁草芽,饿彪迷旧宋,惊雁失圆沙。有客方...

人言韩孟才相高,欲将诗骨追诗涛。可怜寒谷瘦不毛。青高倚松亦浪语,遂令后世称同曹。

官道千秋坐小车,仙随阮肇饭胡麻。男儿正患无津耳,千古留侯事可嘉。

篮舆兀醉出东门,赖有官舟为解纷。流马木牛今已矣,其余儿辈说三分。

一霎轻风过雨稀,满庭春色碎珠玑。使君载酒花前醉,更有新诗为发挥。

薄俗久不竞,丘园多逸民。闻君轻去世,令我重沾巾。一梦苕溪晓,千年石堵春。人情不能已,南望哭江滨。

溪头柳色春无际,溪水浮天一张纸。东君戏草康乐园,旋入夭桃与繁李。乱花无数不知名,往往倚槛窥前楹。有时酒恶吐欲死,先生来约花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