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翻译及注释
翻译
试问我为何轻易地离别?一年能有几次圆月。北国的杨柳刚刚如长丝,家园已是三春过尽时。
春天归去我却不能归,行船松花江被江阻隔。往事悠悠像寒冷的江潮,裹啼的杜鹃怨恨未消。
注释
⑴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⑵问君:词人自问。
⑶一年能几团圆月:指自己与家人一年能团聚多久。
⑷乍(zhà)如丝:指刚刚吐出新绿时。
⑸故园:指词人家所在的北京。
⑹春归:乘春而归家。
⑺松花:松花江。
⑻啼鹃(tíjuān):鹃,杜鹃,传说杜鹃啼叫声为“不如归去”。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赏析
上阕由问句起:“问君何事轻离别”,这句是词人故意模拟妻子口吻质问自己:你为何轻视离别?表面上是妻子恼我,骨子里是我谅妻子,笔致深情而委婉。接以“一年能几团圆月”句,其怅叹离多会少之情已见。词人并不是“轻离别”,只是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随扈出行,不得不离,不得不别。“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二句出之以景语,以美好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乍如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北地的季节在仲春,那么此时“故园”也就春意阑珊了。
下阕明确点出“归不得”的缘由,即扈驾从巡,身不由己。“春归归不得”一句上承“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言春尽而不能归的怅惘心情。“两桨松花隔”,南朝民歌《莫愁乐》:“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词人反其意而用之,说是因为被松花江阻隔,不能回去。表面是怨江,实际上是怨侍卫之差事阻其归家与妻子相聚。结篇二句是此时心态的描写,即追思往事,令人心寒,犹如眼前松花江水的寒潮起伏,不能平静。
全词话语直致,但内容曲折,首句的拟言和结句的用典都为本词增加深沉宛转之情,深婉感人。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二月份,词人随从康熙到盛京告祭祖陵,并巡视吉林等地。当时天气还很寒冷,词人想起了远在北京的妻子,心有所感,写下这首词,抒写了对闺中妻子的思念。
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翻譯及注釋
翻譯
試問我為何輕易地離別?一年能有幾次圓月。北國的楊柳剛剛如長絲,家園已是三春過盡時。
春天歸去我卻不能歸,行船鬆花江被江阻隔。往事悠悠像寒冷的江潮,裹啼的杜鵑怨恨未消。
注釋
⑴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
⑵問君:詞人自問。
⑶一年能幾團圓月:指自己與家人一年能團聚多久。
⑷乍(zhà)如絲:指剛剛吐出新綠時。
⑸故園:指詞人家所在的北京。
⑹春歸:乘春而歸家。
⑺鬆花:鬆花江。
⑻啼鵑(tíjuān):鵑,杜鵑,傳說杜鵑啼叫聲為“不如歸去”。
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賞析
上闋由問句起:“問君何事輕離別”,這句是詞人故意模擬妻子口吻質問自己:你為何輕視離別?表麵上是妻子惱我,骨子裏是我諒妻子,筆致深情而委婉。接以“一年能幾團圓月”句,其悵歎離多會少之情已見。詞人並不是“輕離別”,隻是身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衛,他隨扈出行,不得不離,不得不別。“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二句出之以景語,以美好的春色反襯有家難歸的悲淒。“乍如絲”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北地的季節在仲春,那麽此時“故園”也就春意闌珊了。
下闋明確點出“歸不得”的緣由,即扈駕從巡,身不由己。“春歸歸不得”一句上承“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言春盡而不能歸的悵惘心情。“兩槳鬆花隔”,南朝民歌《莫愁樂》:“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詞人反其意而用之,說是因為被鬆花江阻隔,不能回去。表麵是怨江,實際上是怨侍衛之差事阻其歸家與妻子相聚。結篇二句是此時心態的描寫,即追思往事,令人心寒,猶如眼前鬆花江水的寒潮起伏,不能平靜。
全詞話語直致,但內容曲折,首句的擬言和結句的用典都為本詞增加深沉宛轉之情,深婉感人。
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創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二月份,詞人隨從康熙到盛京告祭祖陵,並巡視吉林等地。當時天氣還很寒冷,詞人想起了遠在北京的妻子,心有所感,寫下這首詞,抒寫了對閨中妻子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