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翻译及注释
翻译
庭院下的柳树还有人弹奏歌曲,花丛间也有姐妹在嬉戏。还记得当年在青楼时的那些事,在月光下红窗前写封书信,谁又能替我寄给小莲呢?
烛陪人落泪,春蚕吐丝,诉说着无尽的凄楚缠绵。乌黑的头发又能经得起多少次生离死别,未必能像断弦一样无情。今年依旧比去年还要衰老。
注释
①破阵子:唐教坊曲,一名《十拍子》。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唐太宗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按《秦王破阵乐》为唐开国时之大型武舞曲,震惊一世。玄奘往印度取经时,一国王曾询及之,见所著《大唐西域记》。此双调小令,当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为之,犹可想见激壮声容。六十二字,上下片皆三平韵。
②小莲。人名。
③绛(jiàng)蜡:红蜡烛。
④等闲:无端。
⑤吴蚕:吴地的蚕,江苏一带盛产蚕丝,故称“吴蚕”。
⑥到了:到底。
⑦绿鬓(bìn):指乌黑的头发。
⑧无情无断弦:像断弦一样无情。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鉴赏
开头两句,描述昔日相聚的欢乐,有人物,有活动,有环境,写得充实而概括,表现了当时富贵之家的那种歌舞升平、安乐豪华的生活景象。在这个生活圈子的姊妹行中,便有令人思念的小莲。接下来,作者把前两句的描写归结为“春楼当日事”,并把这些回忆写成书信,想要寄给小莲。至此,笔锋陡转,“凭谁寄小莲”,因为不知小莲身在何处,这美好的回忆已无法与她共享了,由此不免引发感伤。
下片开头,虽是化用李商隐的名句,但与原作并不全同,“等闲”、“到了”两个词语起了不小作用,使句意增加了一层无可奈何的感叹,既是“推陈”,更见“出新”,小晏这种艺术手段,尤其值得赞赏。最后三句,感叹人们都一年一年地逐渐老去,今天虽然仍是“绿鬓”,但毕竞承受不住愁恨的煎熬,然而又是仍在苦苦支撑,还不至于立刻就到“断绞”的地步。三句之间,环环相扣,委婉曲折,终于诉尽了九转回肠。
全词描写词人对小莲的思念:大概是和小莲隔别很久了,消息不能通,思之歪切,不觉形于笔墨,缠绵往复,仿佛有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螨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思。对一个歌妓能够这样真挚,可见词人对女性绝无轻薄的意思。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创作背景
北宋年间,词人多来往于青楼,并与小莲生成美好的回忆。可是时间消逝,小莲已经不在,于是词人为了表达对这位青楼女子的无限相思以及怀念之情,故写下了这首词。
破陣子·柳下笙歌庭院翻譯及注釋
翻譯
庭院下的柳樹還有人彈奏歌曲,花叢間也有姐妹在嬉戲。還記得當年在青樓時的那些事,在月光下紅窗前寫封書信,誰又能替我寄給小蓮呢?
燭陪人落淚,春蠶吐絲,訴說著無盡的淒楚纏綿。烏黑的頭發又能經得起多少次生離死別,未必能像斷弦一樣無情。今年依舊比去年還要衰老。
注釋
①破陣子:唐教坊曲,一名《十拍子》。陳暘《樂書》:“唐《破陣樂》屬龜茲部,秦王(唐太宗李世民)所製,舞用二千人,皆畫衣甲,執旗旆。外藩鎮春衣犒軍設樂,亦舞此曲,兼馬軍引入場,尤壯觀也。”按《秦王破陣樂》為唐開國時之大型武舞曲,震驚一世。玄奘往印度取經時,一國王曾詢及之,見所著《大唐西域記》。此雙調小令,當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為之,猶可想見激壯聲容。六十二字,上下片皆三平韻。
②小蓮。人名。
③絳(jiàng)蠟:紅蠟燭。
④等閑:無端。
⑤吳蠶:吳地的蠶,江蘇一帶盛產蠶絲,故稱“吳蠶”。
⑥到了:到底。
⑦綠鬢(bìn):指烏黑的頭發。
⑧無情無斷弦:像斷弦一樣無情。
破陣子·柳下笙歌庭院鑒賞
開頭兩句,描述昔日相聚的歡樂,有人物,有活動,有環境,寫得充實而概括,表現了當時富貴之家的那種歌舞升平、安樂豪華的生活景象。在這個生活圈子的姊妹行中,便有令人思念的小蓮。接下來,作者把前兩句的描寫歸結為“春樓當日事”,並把這些回憶寫成書信,想要寄給小蓮。至此,筆鋒陡轉,“憑誰寄小蓮”,因為不知小蓮身在何處,這美好的回憶已無法與她共享了,由此不免引發感傷。
下片開頭,雖是化用李商隱的名句,但與原作並不全同,“等閑”、“到了”兩個詞語起了不小作用,使句意增加了一層無可奈何的感歎,既是“推陳”,更見“出新”,小晏這種藝術手段,尤其值得讚賞。最後三句,感歎人們都一年一年地逐漸老去,今天雖然仍是“綠鬢”,但畢競承受不住愁恨的煎熬,然而又是仍在苦苦支撐,還不至於立刻就到“斷絞”的地步。三句之間,環環相扣,委婉曲折,終於訴盡了九轉回腸。
全詞描寫詞人對小蓮的思念:大概是和小蓮隔別很久了,消息不能通,思之歪切,不覺形於筆墨,纏綿往複,仿佛有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蟎炬成灰淚始幹”的情思。對一個歌妓能夠這樣真摯,可見詞人對女性絕無輕薄的意思。
破陣子·柳下笙歌庭院創作背景
北宋年間,詞人多來往於青樓,並與小蓮生成美好的回憶。可是時間消逝,小蓮已經不在,於是詞人為了表達對這位青樓女子的無限相思以及懷念之情,故寫下了這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