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咏寒柳翻译及注释
翻译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
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⑷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⑸旧时飞絮:化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九:“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⑹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⑺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⑻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⑼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⑽畴昔:过去,以前。
⑾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⑿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车”句意。
⒀忆从前:“忆”,回忆。此为回忆从前那些相恋的时光。
⒁眉儿愁苦:陆游《钗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表现词人怀念恋人,柔肠寸断的心绪。
⒂梅魂:化用苏轼《复出东门诗》:“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⒃伊:彼,他或她。
金明池·咏寒柳赏析
这首《金明池·咏寒柳》是柳如是的长调代表作,词中化用古人词意错综用典,足见其学问博洽。所谓的咏柳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抒发柳如是自己的身世之感,这寒柳飞絮似乎就是词人的化身。
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
“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开篇两句便让人感觉到阴冷萧条的气息, “有怅”、 “无情”用在了“寒潮”、 “残照”上,实则是为这南浦的“寒柳”渲染处境,感慨自己的满怀凄凉。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一个“孤”字,更为这凄凉的环境平添一丝的无助、孤独——在这寒潮、残照中,秋风乍起,那本已萧条冷落的柳树枝条摇曳,在这摇曳中似乎还能看到当年柳絮纷飞、在春光中舞蹈的样子。词人的这一手法连悲秋带伤春一股脑儿地全写了出来,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之境,写尽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独、无奈的心境。词人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随意飘荡,多令人产生怜悯之情,因咏《燕台诗》而痴恋其人。此处的用典,言约而意丰,它既暗含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集会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诗人笔锋一转,借柳自嘲,感慨流年,其心中自有百无聊赖,欲诉未诉。因为这段生活曾给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仍不禁泪流涔涔。
“春日酿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铺垫。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写尽了人生的变故。
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词人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画舸本是欢情之物,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人的陪伴。此处词人化用汤显祖《紫钗记·折柳》中的唱词,表明了词人虽然身处烟花之地,却志向高洁,不愿折腰的心气。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这里的“东风”二字暗指昔目的恋人陈子龙,而“眉儿愁苦”则表现了词人怀念恋人,柔肠寸断的心绪,“虽知己而必别”,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之事。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诗人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心中的无尽烦闷该如何得解,恐怕还要向知心人诉说个明白。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
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以柳自喻,故而真切感人,凄楚动人。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表达对离人的思念与无法与爱人厮守的怅惘。她让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在困境中她对爱情的固贞、执守和对命运的不屈从。
金明池·咏寒柳创作背景
柳如是十五岁即落入风尘,成为歌妓。崇祯年间,和名士陈子龙相恋并同居,但陈子龙的祖母和嫡妻高氏均不相容,被逼迫离异。后来柳嫁钱谦益为妾。这首词其为哀叹自己身世之飘零和爱情的波折之作。
金明池·咏寒柳介绍
《金明池·咏寒柳》这首词是明清易代之际的才女柳如是所写,是现存的柳词中最著称的一首。《金明池·咏寒柳》为诗人离开陈子龙以后感怀身世之作,抒发了“美人迟暮”之感,手法上更为成熟。词作处处写柳却实是处处写自己,柳与己的叠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达到水乳交融的“不隔”之境。而词间透出的自尊、独立、平等的人格要求使词格得以提升,比之苏轼之《水龙吟》有过之而无不及。
金明池·詠寒柳翻譯及注釋
翻譯
挾來陣陣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隻有西去的陽光,投下慘淡的影子,漸漸地消失;南麵的水岸是我送別的地方,你走了,一陣陣蕭索的風,帶來易水上的蒼涼。那風嗬,又吹起來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盡霜凍的柳枝啊,落下最後一片黃葉,影子是這樣的孤單。還記得嗎,還得那飛絮如雪的時候?我久久瞭望你遠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臨,浪花飄起來了,是茫茫的煙霧,迷糊了最後一抹夕陽。隻有那孤苦柳樹,迎來匆忙的過客,扭動著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輕輕地舞動。
春天裏,我們彼此相愛,卻在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無數相思的落淚。回憶起攜手並肩時的親密,那份感傷,就象無數的細繩把我的心捆紮。笙歌勁舞的畫舫,依然繞著河岸緩緩地移動,可是我的心裏卻是這樣的冷落,水在流,雲還是那樣地飄,隻不知道心上的人兒,你在何處。想著那些相戀的日子,如同一陣吹來的東風,可是那是多麽微弱風嗬,吹不進重疊的窗簾,隻是讓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間。我隻能等待那個梅花的精靈,在夜闌人靜的時候,在月淡星稀的時候,我對她說出自己心中的苦悶,讓她傳達我對你深深的思念。
注釋
⑴金明池:詞牌名,秦觀創調,詞詠汴京金明池,故取以為名。
⑵悵:失意,懊惱。
⑶蕭蕭:風聲,草木經風搖落之聲。
⑷霜條:經霜的樹枝條。
⑸舊時飛絮:化用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之九:“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
⑹晚來:夜晚來臨之際。
⑺行客:來往的行旅客人。
⑻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攬天下賢士的黃金台。柳氏此處喻指幾社文人雅集賦詩的地方。
⑼春日釀成秋日雨:指當年幾社名流與柳氏交遊,曾為她作春閨風雨的豔詞,競成為今日飄零秋雨的預兆。
⑽疇昔:過去,以前。
⑾如許:如此,此為概指之辭。
⑿繞堤畫舸:化用湯顯祖《紫釵記》中“河橋路,見了些無情畫舸,有恨香車”句意。
⒀憶從前:“憶”,回憶。此為回憶從前那些相戀的時光。
⒁眉兒愁苦:陸遊《釵頭鳳》:“一杯愁緒,幾年離索”,表現詞人懷念戀人,柔腸寸斷的心緒。
⒂梅魂:化用蘇軾《複出東門詩》:“長與東風約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⒃伊:彼,他或她。
金明池·詠寒柳賞析
這首《金明池·詠寒柳》是柳如是的長調代表作,詞中化用古人詞意錯綜用典,足見其學問博洽。所謂的詠柳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抒發柳如是自己的身世之感,這寒柳飛絮似乎就是詞人的化身。
上闋明寫柳而暗寫人生的遭際。
“有恨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開篇兩句便讓人感覺到陰冷蕭條的氣息, “有悵”、 “無情”用在了“寒潮”、 “殘照”上,實則是為這南浦的“寒柳”渲染處境,感慨自己的滿懷淒涼。此詞開頭便把地點定在這樣一個令人的情緒易較為之傷感的環境中,在這樣一個送別的地點,又是一個這樣的秋日的黃昏,殘陽西掛,滿目淒涼,伴隨著泠泠的寒風。
“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一個“孤”字,更為這淒涼的環境平添一絲的無助、孤獨——在這寒潮、殘照中,秋風乍起,那本已蕭條冷落的柳樹枝條搖曳,在這搖曳中似乎還能看到當年柳絮紛飛、在春光中舞蹈的樣子。詞人的這一手法連悲秋帶傷春一股腦兒地全寫了出來,刻畫了一個淒涼暗淡之境,寫盡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獨、無奈的心境。詞人用了“柳絮”這一意象,“柳絮”無根無蒂任風吹落,隨意飄蕩,多令人產生憐憫之情,因詠《燕台詩》而癡戀其人。此處的用典,言約而意豐,它既暗含了詞人與陳子龍通過詩詞唱和結為知音,又同鬆江名士詩酒集會度過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時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點亮色。
“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淒涼,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詩人筆鋒一轉,借柳自嘲,感慨流年,其心中自有百無聊賴,欲訴未訴。因為這段生活曾給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後回憶起這段生活,仍不禁淚流涔涔。
“春日釀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闋的結句,又為下麵的憶舊展開了鋪墊。與陳子龍的短暫的相識、相戀給詩人暗淡的生活帶來些許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點亮色,但這短暫的歡娛卻為以後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寫盡了人生的變故。
下闋主要是借回憶過去來寫對愛情的固貞執守。
“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雲猶故。”詞人想過去,痛惜今日,寫盡相思之苦,畫舸本是歡情之物,但即使擁有了它,自己依舊是先前的那個自己,或許更多了一點孤獨、寂寞,這一切都是因為沒有了情人的陪伴。此處詞人化用湯顯祖《紫釵記·折柳》中的唱詞,表明了詞人雖然身處煙花之地,卻誌向高潔,不願折腰的心氣。
“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這裏的“東風”二字暗指昔目的戀人陳子龍,而“眉兒愁苦”則表現了詞人懷念戀人,柔腸寸斷的心緒,“雖知己而必別”,互為知己的愛人卻注定無法終生廝守在一起,這又是何等的令人悵惘之事。
“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詩人借用了湯顯祖的《紫釵記》的故事來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跡,心中的無盡煩悶該如何得解,恐怕還要向知心人訴說個明白。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別是把自己和情人設想為劇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夠團圓,到那時“與伊深憐低語”。
柳如是的詞“濃纖婉麗,極哀豔之情”,以柳自喻,故而真切感人,淒楚動人。她以一個女子的細膩的感觸來寫自己的情感經曆,表達對離人的思念與無法與愛人廝守的悵惘。她讓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際,以及在困境中她對愛情的固貞、執守和對命運的不屈從。
金明池·詠寒柳創作背景
柳如是十五歲即落入風塵,成為歌妓。崇禎年間,和名士陳子龍相戀並同居,但陳子龍的祖母和嫡妻高氏均不相容,被逼迫離異。後來柳嫁錢謙益為妾。這首詞其為哀歎自己身世之飄零和愛情的波折之作。
金明池·詠寒柳介紹
《金明池·詠寒柳》這首詞是明清易代之際的才女柳如是所寫,是現存的柳詞中最著稱的一首。《金明池·詠寒柳》為詩人離開陳子龍以後感懷身世之作,抒發了“美人遲暮”之感,手法上更為成熟。詞作處處寫柳卻實是處處寫自己,柳與己的疊合,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達到水乳交融的“不隔”之境。而詞間透出的自尊、獨立、平等的人格要求使詞格得以提升,比之蘇軾之《水龍吟》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