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齐云楼创作背景
朱祖谋笺:卢熊《苏州府志》:“‘齐云楼’在郡治后子城上。相传即古月华楼也。”《吴地记》:“唐曹恭王所造,白公(即白居易)诗亦云。改号‘齐云楼’,盖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之义。”又:据此,楼则自乐天始也。此词是吴文英在苏幕时作。
齐天乐·齐云楼鉴赏
“凌朝”两句。楼名“齐云”,所以即由此入手亦真亦幻地描绘之。此言朝阳霞光万丈从寰宇中射来,但是到了齐云楼前,却被是楼所阻,只留下一片阴影。“栋与”三句,用比喻、比较状楼之高。“横”,这儿作“平”解。此言齐云楼高得可与参星平齐,楼窗的竹帘即是用来北斗星当帘钩的。从齐云楼俯瞰附近西北角的城墙,那城墙似乎只有一点点高了。“天声”三句。“阊阖”,上帝所居紫微宫的天门。《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余。”“排”,即推也。楼高“齐云”,故能在楼上听到喁喁细语般的“天声”。从齐云楼出发,还可以直达天庭,轻推天门而入,并在银河中溯流畅游。以上亦真亦幻从各方面渲染、夸张以表明是楼高且大,点出题意。“问几阴晴”两句,登高有感。词锋一转,问:是楼曾经过多少次风雨侵蚀,曾迎送过多少次朝阳、夕照?这晴晴雨雨的天气不是同世道的盛衰那样变幻莫测吗?你看那春秋时的吴国曾经称霸东南,但却像昙花一样,很快就被越国夷为平地。这古代的历史就是今人的借鉴,所以应当引起时人的警惕了。梦窗生当南宋末世,见朝廷昏庸,百官醉生梦死,“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所以就用吴国灭亡的历史借景抒情,敲响警钟。此由齐云楼地处吴地而自然地联想到吴国的盛衰史,可见梦窗词中并非都作倚红偎翠之语。
“西山”三句,叙楼上远眺。远望西山一带横亘着青黑色的树林,绵绵不绝一望无际。向东平视,茫茫烟云使再好的视力也看不到海鸟的踪迹。此从实处写楼之高,使人视野开阔。“卧笛”三句。言近观楼下景色,可以见到牧童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横笛而吹的田园风光。这新清的笛声,似能冲破眼前无边无际的茫茫细雨。“溟濛”,即细雨。苏东坡“山色空蒙雨亦奇”诗句,可证之。“凭虚”三句。此言词人在齐云楼上凭虚凌空地醉舞,眼前的一切在朦胧中化成了栏干外一片白茫茫的烟雾。醉人观看外物皆是如此。“净洗”两句,紧接前意。此言楼外细雨刹时间又转成为倾盆大雨,它像沧海倾覆一样,将楼外面红花绿叶无限风光的景致尽数扫光。结句兴好景不常之叹。
全词紧扣楼名“齐云”两字,借题发挥,笔墨淋漓。梦窗不愧为是浪漫主义的词家高手。
齊天樂·齊雲樓創作背景
朱祖謀箋:盧熊《蘇州府誌》:“‘齊雲樓’在郡治後子城上。相傳即古月華樓也。”《吳地記》:“唐曹恭王所造,白公(即白居易)詩亦雲。改號‘齊雲樓’,蓋取‘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之義。”又:據此,樓則自樂天始也。此詞是吳文英在蘇幕時作。
齊天樂·齊雲樓鑒賞
“淩朝”兩句。樓名“齊雲”,所以即由此入手亦真亦幻地描繪之。此言朝陽霞光萬丈從寰宇中射來,但是到了齊雲樓前,卻被是樓所阻,隻留下一片陰影。“棟與”三句,用比喻、比較狀樓之高。“橫”,這兒作“平”解。此言齊雲樓高得可與參星平齊,樓窗的竹簾即是用來北鬥星當簾鉤的。從齊雲樓俯瞰附近西北角的城牆,那城牆似乎隻有一點點高了。“天聲”三句。“閶闔”,上帝所居紫微宮的天門。《離騷》:“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餘。”“排”,即推也。樓高“齊雲”,故能在樓上聽到喁喁細語般的“天聲”。從齊雲樓出發,還可以直達天庭,輕推天門而入,並在銀河中溯流暢遊。以上亦真亦幻從各方麵渲染、誇張以表明是樓高且大,點出題意。“問幾陰晴”兩句,登高有感。詞鋒一轉,問:是樓曾經過多少次風雨侵蝕,曾迎送過多少次朝陽、夕照?這晴晴雨雨的天氣不是同世道的盛衰那樣變幻莫測嗎?你看那春秋時的吳國曾經稱霸東南,但卻像曇花一樣,很快就被越國夷為平地。這古代的曆史就是今人的借鑒,所以應當引起時人的警惕了。夢窗生當南宋末世,見朝廷昏庸,百官醉生夢死,“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所以就用吳國滅亡的曆史借景抒情,敲響警鍾。此由齊雲樓地處吳地而自然地聯想到吳國的盛衰史,可見夢窗詞中並非都作倚紅偎翠之語。
“西山”三句,敘樓上遠眺。遠望西山一帶橫亙著青黑色的樹林,綿綿不絕一望無際。向東平視,茫茫煙雲使再好的視力也看不到海鳥的蹤跡。此從實處寫樓之高,使人視野開闊。“臥笛”三句。言近觀樓下景色,可以見到牧童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橫笛而吹的田園風光。這新清的笛聲,似能衝破眼前無邊無際的茫茫細雨。“溟濛”,即細雨。蘇東坡“山色空蒙雨亦奇”詩句,可證之。“憑虛”三句。此言詞人在齊雲樓上憑虛淩空地醉舞,眼前的一切在朦朧中化成了欄幹外一片白茫茫的煙霧。醉人觀看外物皆是如此。“淨洗”兩句,緊接前意。此言樓外細雨刹時間又轉成為傾盆大雨,它像滄海傾覆一樣,將樓外麵紅花綠葉無限風光的景致盡數掃光。結句興好景不常之歎。
全詞緊扣樓名“齊雲”兩字,借題發揮,筆墨淋漓。夢窗不愧為是浪漫主義的詞家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