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注释
①觉:一本作“顿”,暗:一本作“晴”。
②冷:一本作“似”。
③唇:一本作“辱”。
④帘外寒挂澹月:一本无“寒”字。澹:同“淡”。
⑤日:一本作“立”。
⑥子:一本作“字”。
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赏析
“丁香结”,词牌名,以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诗句意为名。双调,九十九字。前片九句,五仄韵;后片十句,五仄韵。
“香袅”三句,化用李商隐“客散酒醒深夜后,犹持红烛赏残花”诗意。一“曾”字,点出这是追忆夜赏海棠花。此言词人回忆起从前有一回夜饮醉酒之后,曾经高举着银烛台去夜游花园,观赏那红艳艳的海棠花。只见海棠树在烛光中摇曳,满树红花香气袭人,令其心身俱醉矣。“浓醉”,并非只是醉酒,也是被花所醉也。“正锦温”两句承前,再记旧事。言在海棠开花的日子里,主人家使用了锦障来保护海棠,由于措施得力,使海棠花开得更加茂盛。词人说:我也曾看到燕儿穿插在梨树等开着白花的花枝之间,由于那是任其自然,所以使白花瓣纷纷地被燕儿碰撞下来,以致铺满了庭前台阶。两下对照,足见主人对海棠花是情有独钟。“马嘶”两句,回归现实。言秋风侵肌肤,激醒了梦中正在送客归去的词人,发现自己原来仍是留在故居的园子里。“吴霜”两句,言吴地的秋霜随着晨曦来到这故园中,使词人的头脑更加清醒,这才知道,刚才的一次游园赏花,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场恋花梦罢了。
“还似”六句,以人喻花也。“环儿”,杨玉环,字太真。词人化用白居易《长恨歌》中“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名太真……”诗句意境。言眼前的海棠花还好像是那生不逢时的杨玉环。由此,词人又生出种种幻觉:他仿佛登上了海雾缭绕中虚无缥缈的仙岛上,唤醒了脸带微笑,光艳照人的处在半睡半醒中的杨玉环。发觉玉环她微启朱唇,似在诉说她的生不逢时的身世。“帘外”两句,写现实中的景色。词人说:从室内透过帘子观看庭园中的夜景,只见淡月高挂空中,月色朦胧之中发现过去我的爱人曾荡玩过的秋千架如今仍旧竖在那里。见物如见人,秋千是爱人用过的旧物,现在她(指苏妾)虽然离去,但见到昔日的旧物,词人总会立刻想起她来。这不能不感到哀伤。梦窗忆妾词中多处提到秋千,如《风入松》:“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可见园中的秋千是实有其物。“怀春情”两句,言词人面对着海棠树,缅怀起旧日繁花似锦的盛况,以及自己与爱人两情交好的欢愉日子,更增加了一重相思矣。
丁香結·夷則商秋日海棠注釋
①覺:一本作“頓”,暗:一本作“晴”。
②冷:一本作“似”。
③唇:一本作“辱”。
④簾外寒掛澹月:一本無“寒”字。澹:同“淡”。
⑤日:一本作“立”。
⑥子:一本作“字”。
丁香結·夷則商秋日海棠賞析
“丁香結”,詞牌名,以李商隱“芭蕉不展丁香結”詩句意為名。雙調,九十九字。前片九句,五仄韻;後片十句,五仄韻。
“香嫋”三句,化用李商隱“客散酒醒深夜後,猶持紅燭賞殘花”詩意。一“曾”字,點出這是追憶夜賞海棠花。此言詞人回憶起從前有一回夜飲醉酒之後,曾經高舉著銀燭台去夜遊花園,觀賞那紅豔豔的海棠花。隻見海棠樹在燭光中搖曳,滿樹紅花香氣襲人,令其心身俱醉矣。“濃醉”,並非隻是醉酒,也是被花所醉也。“正錦溫”兩句承前,再記舊事。言在海棠開花的日子裏,主人家使用了錦障來保護海棠,由於措施得力,使海棠花開得更加茂盛。詞人說:我也曾看到燕兒穿插在梨樹等開著白花的花枝之間,由於那是任其自然,所以使白花瓣紛紛地被燕兒碰撞下來,以致鋪滿了庭前台階。兩下對照,足見主人對海棠花是情有獨鍾。“馬嘶”兩句,回歸現實。言秋風侵肌膚,激醒了夢中正在送客歸去的詞人,發現自己原來仍是留在故居的園子裏。“吳霜”兩句,言吳地的秋霜隨著晨曦來到這故園中,使詞人的頭腦更加清醒,這才知道,剛才的一次遊園賞花,隻不過是自己的一場戀花夢罷了。
“還似”六句,以人喻花也。“環兒”,楊玉環,字太真。詞人化用白居易《長恨歌》中“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名太真……”詩句意境。言眼前的海棠花還好像是那生不逢時的楊玉環。由此,詞人又生出種種幻覺:他仿佛登上了海霧繚繞中虛無縹緲的仙島上,喚醒了臉帶微笑,光豔照人的處在半睡半醒中的楊玉環。發覺玉環她微啟朱唇,似在訴說她的生不逢時的身世。“簾外”兩句,寫現實中的景色。詞人說:從室內透過簾子觀看庭園中的夜景,隻見淡月高掛空中,月色朦朧之中發現過去我的愛人曾蕩玩過的秋千架如今仍舊豎在那裏。見物如見人,秋千是愛人用過的舊物,現在她(指蘇妾)雖然離去,但見到昔日的舊物,詞人總會立刻想起她來。這不能不感到哀傷。夢窗憶妾詞中多處提到秋千,如《風入鬆》:“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可見園中的秋千是實有其物。“懷春情”兩句,言詞人麵對著海棠樹,緬懷起舊日繁花似錦的盛況,以及自己與愛人兩情交好的歡愉日子,更增加了一重相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