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翻译及注释
翻译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
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
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
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注释
①一生二句: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怎教。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愁苦或极度欢乐。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杜安世《诉衷情》:“梦兰憔悴,掷果凄凉,两处销魂。”此谓天作之合,却被分隔两地。两处相思,黯然销魂。
②蓝桥:地名。在陕西蓝田县东南蓝溪上,传说此处有仙窟,为裴航遇仙女云英处。《太平广记》卷十五引裴硎《传奇·裴航》云:裴航从鄂渚回京途中,与樊夫人同舟,裴航赠诗致情意,后樊夫人答诗云:“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后于蓝桥驿因求水喝,得遇云英,裴航向其母求婚,其母曰:“君约取此女者,得玉杆臼,吾当与之也。”后裴航终于寻得玉杆臼,遂成婚,双双仙去。此处用这一典故是表明自己的“蓝桥之遇”曾经有过,且不为难得。
③药成句:《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宫,为月精。”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里借用此典说,纵有不死之灵药,但却难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去。意思是纵有深情却难以相见。
④饮牛津:晋张华《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诸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去,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搓上,多资粮,乘槎而去。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诸次饮之,此人问此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问严君平则知之。”,故饮牛津系指传说中的天河边。这里是借指与恋人相会的地方。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创作背景
论者进行了猜测。这是一位“入宫女子”,并指此女子即性德表妹谢氏,谓其未入宫时,易与结为夫妻,入宫之后等于嫦娥奔月,便再难回人间,解作悼亡之作最近事实。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赏析
上片化用成句,说相亲相爱的“一双人”无端被拆散。不曾交代相关故事,也没有具体情节。下片以“故事”说故事,借古老传说,为透露消息。
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明白如话,更无丝毫的妆点;素面朝天,为有天姿的底蕴。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眉间心上的构思、语为惊人的推敲、诗囊行吟的揣摩,不过是脱口而出,再无其他道理。
下片转折,接连用典。小令一般以频繁用典为大忌,此为通例,而才子手笔,再多的禁忌也要退避三舍。
用典很讲究,也很完美。连用典而显不生涩,丝毫没有堆砌的感觉。这两个典故又是截然相反的意思,用在一起不冲突,还有互相推动的感觉,丰富了词义,这是难得的。我一向主张,诗词要么就少用典,没那功力别急着显摆,要用就用到大音若稀,大象无形的境界,干干脆脆融汇贯通。
结句则采用了中国诗词用典时暗示的力量。容若有意让词意由"饮牛津"过渡到"牛衣对泣"容若乃权相之子,本不贫,现在用"相对忘贫"之语,无非说如果我能同她相见,一个像牛郎,一个像织女,便也可以相对忘言了。如若能结合,便是做睡在牛衣中的贫贱夫妇,我们也满足。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翻譯及注釋
翻譯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卻偏偏不能在一起,兩地分隔。
整日裏,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親,枉教得淒涼憔悴,黯然銷魂。
不知道上蒼究竟為誰,造就這美麗青春。一為裴航,乞漿藍橋,而得妻雲英;一為嫦娥,竊不死藥,而飛奔月宮。
如果能夠像牛郎織女一樣,於天河相見,即使拋卻榮華富貴也心甘。
注釋
①一生二句: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相憐相念倍相親,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怎教。銷魂,形容極度悲傷、愁苦或極度歡樂。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杜安世《訴衷情》:“夢蘭憔悴,擲果淒涼,兩處銷魂。”此謂天作之合,卻被分隔兩地。兩處相思,黯然銷魂。
②藍橋:地名。在陝西藍田縣東南藍溪上,傳說此處有仙窟,為裴航遇仙女雲英處。《太平廣記》卷十五引裴硎《傳奇·裴航》雲:裴航從鄂渚回京途中,與樊夫人同舟,裴航贈詩致情意,後樊夫人答詩雲:“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後於藍橋驛因求水喝,得遇雲英,裴航向其母求婚,其母曰:“君約取此女者,得玉杆臼,吾當與之也。”後裴航終於尋得玉杆臼,遂成婚,雙雙仙去。此處用這一典故是表明自己的“藍橋之遇”曾經有過,且不為難得。
③藥成句:《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高誘注:“姮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宮,為月精。”李商隱《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裏借用此典說,縱有不死之靈藥,但卻難像嫦娥那樣飛入月宮去。意思是縱有深情卻難以相見。
④飲牛津:晉張華《博物誌》:“舊說雲: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諸者,年年八月,有浮槎來去,不失期。人有奇誌,立飛閣於搓上,多資糧,乘槎而去。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諸次飲之,此人問此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問嚴君平則知之。”,故飲牛津係指傳說中的天河邊。這裏是借指與戀人相會的地方。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創作背景
論者進行了猜測。這是一位“入宮女子”,並指此女子即性德表妹謝氏,謂其未入宮時,易與結為夫妻,入宮之後等於嫦娥奔月,便再難回人間,解作悼亡之作最近事實。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賞析
上片化用成句,說相親相愛的“一雙人”無端被拆散。不曾交代相關故事,也沒有具體情節。下片以“故事”說故事,借古老傳說,為透露消息。
劈頭便是“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明白如話,更無絲毫的妝點;素麵朝天,為有天姿的底蘊。這樣的句子,並不曾經過眉間心上的構思、語為驚人的推敲、詩囊行吟的揣摩,不過是脫口而出,再無其他道理。
下片轉折,接連用典。小令一般以頻繁用典為大忌,此為通例,而才子手筆,再多的禁忌也要退避三舍。
用典很講究,也很完美。連用典而顯不生澀,絲毫沒有堆砌的感覺。這兩個典故又是截然相反的意思,用在一起不衝突,還有互相推動的感覺,豐富了詞義,這是難得的。我一向主張,詩詞要麽就少用典,沒那功力別急著顯擺,要用就用到大音若稀,大象無形的境界,幹幹脆脆融匯貫通。
結句則采用了中國詩詞用典時暗示的力量。容若有意讓詞意由"飲牛津"過渡到"牛衣對泣"容若乃權相之子,本不貧,現在用"相對忘貧"之語,無非說如果我能同她相見,一個像牛郎,一個像織女,便也可以相對忘言了。如若能結合,便是做睡在牛衣中的貧賤夫婦,我們也滿足。
“若容相访饮牛津”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画堂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uò róng xiāng fǎng yǐn niú jī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