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翻译及注释
翻译
陶沔公真是逸兴横飞,与普通人那是相当的不同类。
他筑的高台不方不圆,却如同天上的半个月亮,并且与高高的城墙相对。
我们且在高台置酒,边看白云边喝酒,岂不痛快?那讨厌的秋风也想从高高的梧桐树梢下来,凑趣喝一杯
萧瑟的山峦走入远方的大海,宽敞平坦的大地上罗列着桑树。
城边的湖水明亮如绿醅,让我想起在浙江镜湖的好时光。
总是要过长江到江南去,到镜湖看看。但我十分爱恋单父琴台的优美景色,并想暂时在那呆一段时间。
注释
1.单父:古县名,县治在今山东省单县。
2.陶少府:指陶沔。唐时称县尉为少府。《新唐书·李日仆》:李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租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半月台:台前方后圆,在旧单县城东北隅,相传陶沔所筑。(《山东通志》)
3.逸兴:超逸豪迈的意兴。
4.俱:同。
5.迥向:远对。
6.城隅:城角。
7.商飙:秋风。
8.柘:树名,树叶可口养蚕。
9.平芜:杂草丰茂的原野。
10.渌:清澈。
11.镜湖:即鉴湖。其水清,澄明如镜,故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12.过江去:指过长江到江南去。
13.踟蹰:徘徊不进的样子。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创作背景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是诗人寄居山东时的作品,写于天宝四载(745)。据记载,李白曾来单父四次,累计居住数月。其间常到琴台饮酒作诗,以释情怀,共留下了八首赋单诗句。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赏析
此诗明显是李白赐金还山回到山东单父(现单县)所作,当时杜甫高适与他一同来到这里,当然是李白请客,唐玄宗刚刚给了他不少黄金,沿途也收了不少馈赠,除掉给济州道士们的钱,估计还有不少赢余,后来在这里造酒楼,以及在龟阴买的地大约也是用这笔钱.
当时三人一定很爽,难怪杜甫到死都没有忘记李白,吃了别人的嘴软哈!那高适就有点不够哥们了,帮助李白出狱是宋若思干的,他在旁边看热闹,其实,当时他比小宋的官大,也是直接管李白的事儿的,恩,不哥们!
单县故事不少,牌坊也比较有名,李白当初也在这水边喝过酒,就把这些照片一起发给大家玩玩.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台翻譯及注釋
翻譯
陶沔公真是逸興橫飛,與普通人那是相當的不同類。
他築的高台不方不圓,卻如同天上的半個月亮,並且與高高的城牆相對。
我們且在高台置酒,邊看白雲邊喝酒,豈不痛快?那討厭的秋風也想從高高的梧桐樹梢下來,湊趣喝一杯
蕭瑟的山巒走入遠方的大海,寬敞平坦的大地上羅列著桑樹。
城邊的湖水明亮如綠醅,讓我想起在浙江鏡湖的好時光。
總是要過長江到江南去,到鏡湖看看。但我十分愛戀單父琴台的優美景色,並想暫時在那呆一段時間。
注釋
1.單父:古縣名,縣治在今山東省單縣。
2.陶少府:指陶沔。唐時稱縣尉為少府。《新唐書·李日仆》:李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租徠山,日沉飲,號竹溪六逸”半月台:台前方後圓,在舊單縣城東北隅,相傳陶沔所築。(《山東通誌》)
3.逸興:超逸豪邁的意興。
4.俱:同。
5.迥向:遠對。
6.城隅:城角。
7.商飆:秋風。
8.柘:樹名,樹葉可口養蠶。
9.平蕪:雜草豐茂的原野。
10.淥:清澈。
11.鏡湖:即鑒湖。其水清,澄明如鏡,故名。在今浙江省紹興縣。
12.過江去:指過長江到江南去。
13.踟躕:徘徊不進的樣子。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台創作背景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台》是詩人寄居山東時的作品,寫於天寶四載(745)。據記載,李白曾來單父四次,累計居住數月。其間常到琴台飲酒作詩,以釋情懷,共留下了八首賦單詩句。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台賞析
此詩明顯是李白賜金還山回到山東單父(現單縣)所作,當時杜甫高適與他一同來到這裏,當然是李白請客,唐玄宗剛剛給了他不少黃金,沿途也收了不少饋贈,除掉給濟州道士們的錢,估計還有不少贏餘,後來在這裏造酒樓,以及在龜陰買的地大約也是用這筆錢.
當時三人一定很爽,難怪杜甫到死都沒有忘記李白,吃了別人的嘴軟哈!那高適就有點不夠哥們了,幫助李白出獄是宋若思幹的,他在旁邊看熱鬧,其實,當時他比小宋的官大,也是直接管李白的事兒的,恩,不哥們!
單縣故事不少,牌坊也比較有名,李白當初也在這水邊喝過酒,就把這些照片一起發給大家玩玩.